所以說這件事對于李隆基來說,就是一件必須要處理的大事,不能有絲毫的僥幸
“減免甘州一年賦稅,調動建康軍到張掖城外扎營,調度赤水軍一部,屯扎大斗拔谷,防止吐蕃人偷襲。
甘州可以不執行秋防令,讓百姓們休養生息。
長安中樞撥款,運十萬匹絹帛到甘州,鼓勵將士們守土為國。”
李隆基一連下了幾道政令。
簡單的說,正如方重勇所料,現在甘州不但不是給朝廷交稅的對象,反倒成為被補貼的對象了
目的就是為了給開發甘州的冶煉能力做鋪墊,減少民生壓力,增加駐軍數量。
這些都是李隆基能夠拍腦袋決定的,當然,還有一些事情,正如李林甫所說的那樣。甘州是不是真的能夠冶煉熟鐵,這件事,并不是基哥可以拍腦袋決定的。
需要“專業人士”,去當地看一看才能知道答案。
“誰可前往甘州查探此事”
李隆基語氣隨意的問道。
李林甫腦子轉的極快。他連忙叉手行禮道
“牛仙客,河西為官數十年。他已經安撫好了六州雜胡,現在在朔方那邊,去河西并不遠。
與其讓牛仙客回長安述職,還不如就近將其派往甘州。他是工部尚書,也懂河西民情,斷然不可能被甘州刺史糊弄。
是真是假,一探究竟便知,沒有什么阻礙。”
坑人做事兩不誤,李林甫一句話,就把漂漂亮亮解決完地方雜務,打算回長安述職,并準備在中樞當官的牛仙客給打發走了
既不算是進獻讒言,又排擠了可能上位為宰相的人。
果然,李隆基欣慰點頭道“如此甚好,朕也是這么覺得的。那哥奴便直接擬旨,讓工部尚書牛仙客去甘州視察一下情況,再把所見所聞發回長安給朕看看。”
張守珪眼睜睜看著李林甫如此輕易,就把要回長安的牛仙客給打發走了,沒引起一點波瀾,不由得心中泛起一陣陣寒意
牛仙客是不是工部尚書是不是專任其事
是的,李林甫的建議很科學。
牛仙客是不是河西任職數十年熟悉甘州民情
是的,李林甫的推薦很合理。
牛仙客是不是位高權重能鎮得住場子
是的,李林甫的態度很端正。
李隆基將其全盤接納,沒有提一點改進意見。
李林甫的這一條建議,張守珪竟然找不到一個破綻好像這趟差事,便是為牛仙客量身定制的一般
天知道李林甫為此策劃了多久啊
張守珪在邊鎮軍功卓著,見慣了殺人不眨眼的丘八。然而那些丘八們的套路,加起來也比不上,隨手出招便能殺人不見血的李林甫
“張相公怎么看”
李隆基轉過身問道,似乎已經下了決心。
“微臣并無異議,李相公的建議甚好。”
張守珪滿嘴苦澀的說道。
“那就這么辦吧。甘州到底能不能冶煉,這件事一定要弄清楚。”
李隆基肅然說道。
他,可不想被人牽著鼻子走。
吐蕃人不能,方重勇也不能
甘州居然要舉行佛教從業資格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