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最后三乘部也就是大乘密宗經典的大圓滿。
這些東西,方重勇啥也不懂,也根本不明白方來鵲在背誦什么東西。
方來鵲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在背誦什么東西,但他就是記得清清楚楚,一字不差甚至法成當初教的時候讀錯了幾個字,他也將其錯字原封不動的背出。
不過在場沒有人聽出來。
不知不覺,方來鵲已經背完三百卷經書,做記錄的僧侶剛要示意考核結束,卻見方重勇對著他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干擾方來鵲裝逼。
三百卷,四百卷,五百卷記錄卷數的僧侶急得滿頭大汗。
這“瞎子”來寺廟沒幾天,甭管他是不是裝瞎的,這么短時間內把寺廟里的經書背下來,那也不是常人能辦到的事情啊
這種“機械性記憶”,很考驗人的記憶能力,比理解性記憶難太多了。
“可以了,不愧是圣子啊,這些經書,果然是佛祖直接告知你的。”
當方來鵲背到第六百卷的時候,方重勇忽然打斷他說道。
他的目的已然達到,那就沒必要繼續做一些無聊的事情了。
“考核未達標的僧侶,暫時不要離開寺廟,等候甘州府衙那邊的通知。西行寺的考核已經結束,明日開始對顯宗寺廟進行考核,無關人員都散去吧。”
嚴莊得到方重勇的示意,大聲宣布道。
沒有人關注他,所有人的目光都在剛才大放異彩的方來鵲身上。
今日方來鵲這一手背書的絕活,可謂是“一戰封神”,直接給自己掛上“河西背書王”的稱號。
走出西行寺,牛仙客笑瞇瞇的對方重勇揶揄道
“老夫陪你演了這出戲,你是不是也該給本官說說打算了。你在河西給將士們寫家信,他們都稱你為家信刺史,老夫倍感安慰啊。”
聽這話就知道,牛仙客是過河西來給方重勇幫忙的,完全沒想過找茬。
“請牛尚書府衙書房一敘,某正好有大事要說。”
方重勇對牛仙客恭敬叉手行了一禮。
“在朔方接到圣人的詔令后,我便馬不停蹄的趕到河西,路上有些話不方便說。你能不能給某交個底,你是不是為了給甘州免除雜稅,而撒了一個彌天大謊”
一進府衙內甘州刺史辦公的書房,牛仙客便開門見山的問道。
他最怕這些幺蛾子,撒謊容易,圓謊可太難了。
河西的情況,他非常了解,并無冶煉的條件。如果有,他早就辦了,何苦幾十年為官都在此處毫無建樹
正因為對河西本地民情很熟悉,所以牛仙客很慎重。
方重勇這種玩法,對牛仙客來說并不陌生,只是操作的方式還是略有差別。
以前都是河西這邊的地方官員對中樞抱怨一下,或者又說找到了祥瑞什么的,進獻到長安以后,多半都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稅負減免。
也沒有誰總是一五一十把中樞那邊的政令貫徹到底的。
然而像方重勇這樣反客為主,反手要錢的模式,牛仙客還是頭一次見到。
“并非如此,山丹縣以北的山脈,有鐵;山丹縣以南的平原,有石炭。某以前聽人說起過,只是具體位置不太清楚。”
方重勇很是確定的說道。
山丹縣以北以龍首山為主的山脈,是一條鐵礦礦脈,離張掖城并不遙遠。這條礦帶十分綿長,幾乎是從山丹縣地界延伸到了張掖縣地界。
問題只在于裸露在外面的鐵礦位置,在哪里
這是一個已知的信息和一個未知的問題。
前世的時候,他看過紀錄片,有村民在山丹以北的山上某處發現了一種密度很大的石頭,當地人稱為“重石”。
經過檢測后,發現這種石頭的含鐵量竟然超過了45根據這個線索,勘探隊才找到了鐵礦。
可是這種石頭是在哪里撿到的,勘探的具體位置在哪里,方重勇完全不知道。他只能確定,山丹縣以北確實有,而且開采點不少。
這些信息沒法跟牛仙客說得太具體。
而山丹縣以南的煤礦,則是明代以前,很可能是宋代就被西夏人發現了,相信開采難度不大,只是這個并不是方重勇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