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甫忽然不動聲色的問道。
嗯
鄭叔清一愣,沒想到對方居然提起這一茬來了。
“某從前倒是混了個臉熟。不過右相對某有救命之恩,此事何足掛齒”
鄭叔清大包大攬的說道。
李林甫聽到這話大喜,他就是喜歡這種會做人又不會做大事的官員
他親切拍了拍鄭叔清的肩膀說道“你放心便是了,只要你是為圣人做事,本相是不會虧待你的。”
“謝過右相,謝過右相”
蓬頭垢面的鄭叔清,對著李林甫叩拜不停。
“嗯,本相公務在身,不能在此久候,這便回衙門辦差了。”
李林甫淡然行禮過后,隨即離開了監牢。
等他走出大理寺獄之后,面色瞬間變得無比陰沉
就在幾天前,河西那邊的戰報傳來唐軍大勝吐蕃軍主力,斬首數萬,并一舉光復河西走廊所有的區域。
與此同時,隴右節度使杜希望,還在繼續攻城略地,打得吐蕃派人向長安送來降表,向基哥哀求不要再打下去了。
這讓基哥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滿足
由于是張守珪在調配河西軍資,牛仙客在涼州坐鎮負責后勤,因此兩人都得到了基哥的褒獎
張守珪的義子安祿山,也愛屋及烏,接替了李適之的職務,擔任平盧節度使,而牛仙客則是被任命為幽州節度使。
本來權勢極大的李林甫,在這一場重要戰爭當中,什么資源沒撈到不說,自己的親信蕭炅,還丟了河西節度使的官位
這讓他產生了深深的危機感
李林甫在邊鎮勢力中的薄弱,讓他束手束腳,總感覺四肢被人捆住,沒辦法做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于是李林甫便把目光,投向了被李隆基貶斥為嶺南經略使位同節度使的方有德身上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嘛李林甫從某些渠道,聽說方有德收集了關于安祿山的一大堆罪證,只是來不及處理這個人。想來二者之間,是有什么了不得的私怨在里頭。
李林甫就感覺,可以聯合方有德,先搞死安祿山,斷張守珪一臂。
當然了,這種事情不能做得太明顯,要用高明的手段去處理,這對于他來說,其實問題不大。
方有德為人孤傲,不好相處。不過聽說他兒子方重勇倒是個八面玲瓏的人物。透過鄭叔清這條線,拉攏一下方重勇,不就跟方有德聯系上了么
“圣人,變了啊”
李林甫自言自語的嘆了口氣,他聽聞李適之要回朝擔任工部尚書,負責修洛陽那邊的河堤。
按照基哥用人的習慣,一旦洛陽的河堤修好,則李適之很有可能入相。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宰相,而張守珪長于軍事,是不可能被換掉的。
那么下一個被換掉的會是誰呢
李林甫覺得這個答案幾乎是呼之欲出了更別說李適之也是宗室出身
而且,奔著花甲之年而去的圣人,現在依舊不打算立太子,皇儲之爭,現在也是蠢蠢欲動
那應該要如何站隊呢
李林甫只感覺太陽穴一陣突突,有些頭暈目眩。
同一片天空下,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
李林甫感覺不爽的時候,方重勇卻是在辦自己的大事,爽到了極點
沙州小城張氏的大宅院門前,張燈結彩,比過節還熱鬧。許多來客都對門口迎接的張悛問好,其中包括不少操著地道長安口音的粟特胡商。
到了飯點,張氏大堂內香氣四溢,各種中原與西域美食輪番上桌,每個人面前都是堆得滿滿當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