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內,金吾衛是需要負責巡街的,而京兆府衙門,亦是負責長安城內除了皇城、興慶宮、大明宮以外地方的治安,甚至還包括郊外和周邊州縣。
那么如果某處出了問題,誰聽誰的呢
兩邊的人會不會干架
會不會內訌
職能重疊的情況下,京兆府的人巡街遇到了金吾衛的人,要怎么辦總不能說同一件事情兩個機構同時來管吧
所以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中國古代封建統治者,對于組織學,已經研究透徹了。
金吾衛有執法權,而沒有“部署權”。
京兆府衙門有“部署權”,而沒有執法隊,或者只有那種色役征發的小吏,作為治安執法的“臨時工”。
兩者之間,各有部署,又互相牽制,無法一家獨大。
簡單點說,京兆府有權力雖然這個權力基本上用不出來,調撥京畿地區的府兵、募兵、南衙十六衛包括金吾衛在內的兵馬,部署在長安城的某處,執行治安任務。
比如說,發現了某個坊內有人謀反那么調集這些軍隊,是京兆府尹的權力。同樣,這個權力,是有限定條件,是需要審批,是有邊界的。
但京兆府本身的快速反應能力很弱,本身并不掌握成建制的軍隊或者準軍事部隊,這便是史料中未記載的原因之一。也是京兆府尹當得很憋屈,十年換了十五個,中樞機構很多機構都能隨時踩一腳,甚至很多權貴都不放在眼里的原因。
它有理論上的強大職權,卻沒有現實中暢通的執行渠道。
現在鄭叔清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此時此刻,京兆府衙門的大門外,已經站滿了“普通百姓”,全都是京兆府多年積壓下來那些陳年舊案的苦主們。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自愿來的,而是有狗托給他們錢,說來鬧一鬧就能拿錢。
鬧多少天拿多少天,日結
“狗官滾出來”
“尸位素餐的狗官鄭叔清滾出來”
門外一陣陣憤怒的吶喊聲傳來,嚇得門后面的鄭叔清一陣哆嗦。
“不要開門,一開門就中計了”
鄭叔清對著拿著棍子準備打開門,以驅趕人群的皂吏們大喊道。
此刻本應該在周邊巡視的金吾衛們,就像是全都剛剛死了爹媽,不得不回去祭拜一樣,鬼影子都看不到了。
金吾衛人數那么少,長安城內的事務這么多,一時半會沒人在京兆府衙門附近,也是很正常的吧
出現眼前這一幕一點都不奇怪,事實上,接下來的劇本要怎么走,鄭叔清心里一清二楚。混在人群里的狗托,也就是張守珪那邊找到的亡命之徒,已經打算借著混亂,襲殺朝廷命官,然后制造一起“官民沖突”。
估計已經有監察御史寫好了偏向性極強,控訴鄭叔清濫用武力的訴狀。
只要現場見了血,馬上就會送到圣人手里。最后事情會鬧得越來越大。
只不過,知道對手的劇情怎么走是一回事,能處理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鄭叔清的狀況,現在總結一下就四個字束手無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