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十行的看完,基哥有些不明所以,又回過頭來逐字逐句的讀了一遍,頓時恍然大悟,拍案叫絕
沉默良久,基哥忍不住搖了搖頭長嘆一聲,十分惋惜的自言自語道“要是國忠早生三十年就好了。”
五天之后,名義上的滎陽縣縣令鄭叔清,在得到圣命后,便馬不停蹄的火速趕到長安,路上連驛馬都被跑死了兩匹
他甚至都沒有坐馬車,而是騎著馬日夜兼程的趕路,哪怕是傳遞緊急軍情的傳令兵,都沒他腳程快。
看到了長安城人來如梭的春明門,鄭叔清老淚縱橫,心中的激動無以言表。
不當縣令不知道官小,這一波“自虐之旅”終于完結了
不管是在地方上當刺史,還是在長安中樞當御史中丞或者京兆府尹,這些官職都比區區縣令高了幾個數量級。
好吧,縣令就縣令吧,終究也是個官。
可是當鄭叔清被貶官到了地方以后,卻發現自己啥也不是了別說縣令了,這時候他甚至都不算是官員了就連非流官都比不上
這并不一個形容,而是他“告老還鄉”后,自身處境的真實寫照。
雖然名義上還頂著縣令的官職,但實際上滎陽縣的政務,是由滎陽縣主簿代為行使,壓根就沒鄭叔清什么事。
朝廷擔心地方上出亂子,還特意給滎陽縣發了公文。上面說得明明白白鄭叔清就是個“安心養病”的吉祥物,別聽他瞎掰扯。你們平日里該怎么辦公就怎么辦公,連縣令的印信都別讓他摸。
基哥的意思也很簡單你不是說因病辭官了么那行,你就在家鄉好好養病吧,朝廷的事情跟你沒關系了。
怕老鄭渾水摸魚,基哥還讓李林甫給地方上傳信,剖析得明明白白,生怕外人不知道鄭叔清已經徹底涼了。
這便是基哥對兩邊橫跳的“中立派”上的眼藥。
忠誠不絕對,絕對不忠誠
想中立,那你就在家里好好的保持中立吧
對于當官有癮的鄭叔清來說,讓他賦閑比殺了他還難受。
雖然在外人面前鄭叔清還能保持著“風輕云淡”的人設,看上去對辭官回家一點都不在乎,但實際上他已經悔青了腸子
官場之上茍且茍多了,也會撞上鬼的鄭叔清這波就是典型的“聰明反被聰明誤”。
滎陽鄭氏自武周后,地位就一直在下降,鄭叔清已經是鄭氏少有的牌面人物之一。
御史中丞甚至是鄭氏在朝堂最大的官
正因為官大,所以老鄭可以肆意揮霍鄭氏家族給他的財帛,生活奢侈聲色犬馬,而沒有絲毫的心理負擔。
鄭叔清還在當打之年就被迫“告老還鄉”,實在不亞于給了滎陽鄭氏當頭一棒。
更可惡的是,大唐天子李隆基提了一嘴要擴充凌煙閣功臣的數量之后,居然就像是忘了這件事一樣后面啥表示也沒有
或許是還在醞釀,又或者是腦子發熱以后,現在后悔步子邁得太大,總之這件事目前看起來就是不了了之了。
鄭叔清不但官職丟了,官場的名望也沒有收到,倒是從旁人那里得知,自己現在已經成了有名的官場笑柄,算是另類出名了。
當初堅決反對基哥“改祖制”的人,自然是聲名鵲起不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