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還要更進一步的話,那莫過于吸引吐蕃軍回援亹源。
要是能雙管齊下,那簡直美極了。方重勇現在就想讓郭子儀調赤水軍過來以逸待勞,蹲吐蕃軍的主力。
當然了,要是吐蕃人不來,覺得亹源要不要都無所謂,那方重勇就只好將就一下,這次索性就給大唐開疆拓土咯。
吐蕃人都不要了,大唐肯定會將亹源與祁連草場收入囊中,永久駐軍,從此在地緣上改變大唐與吐蕃人對峙的局面。如果真到那一步,那吐蕃人這波就是大輸特輸,老本都快輸沒了。
相信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極小,吐蕃人不會放著亹源不管,更不可能善罷甘休。
正在這時,一個赤水軍打扮的傳令兵,騎著馬朝方重勇這邊過來。
此人靠近后急急忙忙翻身下馬,走過來對方重勇叉手行禮說道“方節帥,郭軍使已經回涼州,正在調度赤水軍一萬人前往亹源為節帥助陣,事急從權請節帥見諒。此戰之后,郭軍使會當面謝罪。”
聽到這話,方重勇與何昌期皆是一愣
郭子儀的戰場直覺好敏銳啊居然能提前算到方重勇的部署
之前方重勇讓郭子儀在峨堡嶺,等著劉貢帶著大斗軍過來接管地盤,是因為只有郭子儀壓得住劉貢,其實沒想讓郭子儀干啥。
但郭子儀顯然不甘心就當個吉祥物,他立功的心思很急切
接管城池這個事情,交代親兵一聲不就完事了么,反正又不是自家駐地對于郭子儀來說,這種安排簡直就是投閑置散,讓他浪費時間無所事事。
早在攻克峨堡嶺的時候,郭子儀就從蛛絲馬跡中,察覺到吐蕃人的戰略部署有貓膩。河西這邊的戰斗,很可能會從小規模變成大規模從偏師變成主力
方重勇一開始的部署,就有些不太適應新情況了,具體來說就是出動的兵馬太少,增兵是必然的。
其實郭子儀此番算計得也很明白,他私下里調兵風險很小。只會違反“明面上”的軍令。
設想一下。
方重勇如果沒有攻克亹源,增兵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再不濟赤水軍也能掩護銀槍孝節軍撤退。
方重勇如果順利攻克了亹源,這個或許也是郭子儀的預期,那么增兵擴大戰果,已經勢在必行
不能因為兵少而耽誤了摘桃子。
至于大軍行動可能產生的缺糧問題,這便是戰爭的風險,需要郭子儀自己去承擔。大軍缺糧出了簍子,找他算賬就行了。
要立功又怎么可能沒有風險呢無非是看值不值得冒險,以及風險可不可控罷了。
郭子儀的謀劃看似擅自行動,實則是戰場嗅覺使然,膽大心細。
“知道了,那你回去回復郭將軍,告訴他速速帶兵來亹源布防,守好這些糧秣,其他的事情勿憂。”
方重勇擺了擺手說道。
他這才回過神來,自己現在是在盛唐啊,身邊一大堆神隊友普通局只要能打開局面,一大堆神隊友都可以帶自己飛
要是在明末那就完蛋了順風局都能給你整成死局。
“方節帥,這郭軍使平時唯唯諾諾,不太喜歡出頭的,關鍵時刻還有點本事吶。”
等赤水軍的傳令兵走后,何昌期小聲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