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有德瞥了一眼這有些面生的禮部尚書,一時間沒認出來此人到底是誰,肯定是當這個官職沒多久的人。
而且還可以肯定,這一定是李林甫的人。
如果不是李林甫的人,不可能被破格提拔到禮部尚書的位置。
果然,看到方有德在愣神,李林甫連忙對他介紹道
“本相來介紹一下。這位是禮部尚書陳希烈,字子明。他精通道學,得圣人看重。歷任秘書少監、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崇玄館大學士,還封臨潁侯。
他文章寫得不錯哦,全忠你經常在外帶兵,對他不熟悉也不稀奇。”
“誒,哥奴這個可是說對了陳子明的文章那是真寫得好
陳尚書啊,今日朕帶著群臣觀摩凌煙閣,回去以后,你可要好好寫一篇詩賦出來啊。
莫要敷衍朕”
基哥一臉玩味指著陳希烈說道。
“謹遵圣人之命。”
陳希烈“受寵若驚”一般的行禮道。
方有德瞇著眼睛,他已經猜到,前任的賀知章,已經告老還鄉了,現在還在不在世都難說。集賢院繼任者應該就是這個陳希烈,隨后便一路高升。
方有德對這個陳希烈,那可是“印象深刻”啊。只是不知道在沒了安祿山與楊國忠以后,陳希烈還能搞出什么幺蛾子來。
罷了,這些都跟他這個打算遠離中樞的“過氣之人”無關了。
他面色平靜的對著陳希烈行了一禮,臉上看不出喜怒來,只是隱約有些不太客氣。不過方有德平日里脾氣不好就名聲在外,陳希烈也沒有在意,而是湊過來給基哥繼續說些關于凌煙閣的典故趣事。
平心而論,如果只看此刻的陳希烈,方有德也不得不承認,對方是一位很博學也很會說話,旁征博引的有識之士。
起碼在拍馬屁這方面,技術已經是爐火純青了。
基哥一邊聽一邊點頭,顯然是興致盎然的樣子。
他雖然出身皇家,但對于凌煙閣閣臣的事跡,并不是那樣了如指掌,很多都只是聽說了一個大概。
而陳希烈顯然是“專業人士”,對那些貞觀時期的朝臣事跡可謂是信手拈來。
這可不是臨時抱一下佛腳,稍微準備一下看點書就能達到的水平。
方有德一時間有些感慨,如果不知道“謎底”,又被這樣一群人包圍著。哪怕他是皇帝,恐怕也不會認為陳希烈是個壞人吧誰會想到他后來給安祿山當宰相呢
就眼前這么個“人畜無害”的人物,誰會知道李林甫死后他敢于率先出來墻倒眾人推呢
“全忠可是身體不適朕看你好像有些精神恍惚吶。”
基哥看到方有德在發愣,有些關切的看著對方詢問道。
“回圣人,微臣身體無礙,剛剛不過是對先賢的事跡有些神往罷了。”
方有德言不由衷的說道,已經不想繼續在凌煙閣待下去了。
“也罷,那就回興慶宮參加宴會吧。今日不醉不歸,朕可是給諸位愛卿安排了好酒好菜”
基哥哈哈笑道。
今日的基哥志得意滿,不管哪個大臣整出幺蛾子,他都是不會生氣的。
除了沙,就是石頭;除了石頭,還是沙
方重勇帶著安西遠征軍出唐代玉門關,開拔前往伊州伊吾城,那里是北庭都護府在伊州的州治,也是當地最大的一片綠洲所在。
然而綠洲雖好,對于他們來說卻不亞于“望梅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