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是方重勇與金絲凱亞這種關系,后者脫下衣服在床上侍奉前者,依附于前者,受到前者的保護,彼此間的矛盾就解除了。
大唐在石國不能退,黑衣大食就更沒法退了,不存在一方依附于另外一方的可能性。
方重勇讓阿布穆斯林退兵,簡直是雞同鴨講。
“能示之以不能,強示之以弱,照辦就是了,順便打探一下大食人的虛實。
打仗是斗智斗力斗勇,不是憑著一腔熱血蠻干。”
方重勇拍了拍車光倩的肩膀,示意他趕緊去辦差。
車光倩離開后,方重勇又對段秀實吩咐道“派個人去寧遠國,告訴國王竇忠節,準備集合兵馬,與唐軍合擊怛羅斯的大食人,但要聽命行事,不用現在就出發。”
寧遠國以前叫拔汗那,在俱戰提城西北百余里,都城渴塞城。
雖然小國寡民,但卻是大唐在蔥嶺以西的小國中唯一的鐵桿。
“拔汗那”的名字來自音譯,有時也被翻譯為“跋賀舵”“捍”“富那”,反正是位于中亞的費爾干納盆地,具體叫什么都無所謂。
寧遠國當初一直是跟著唐軍在中亞鞍前馬后,不辭辛苦。特別是在基哥當政時,與大唐的關系極為密切。
為了在這一片區域樹立模范典型,基哥特意將母親“竇氏”的姓賜予寧遠國王,并將拔汗那改名為寧遠國。
這是在暗示寧遠國,伱是我這個天子的“表親之國”
方重勇來到碎葉鎮以后,為了麻痹阿布穆斯林,特意不與寧遠國聯系。
事實上,根據路徑依賴的經驗主義。只要唐軍高層沒有聯絡寧遠國,那就說明唐軍近期不會在蔥嶺以西,發動戰役規模的大戰,否則不可能連鐵桿狗腿子都不通知一聲。
這也是阿布穆斯林敢于對怛羅斯用兵的依據之一。
當然了,那些諸如“方重勇與高仙芝種種不和,前者想把后者坑死”的傳聞,這位黑衣大食呼羅珊總督也是通過各種渠道,有所耳聞。
很多因素聯系在一起,讓阿布穆斯林篤定,大唐的這位西域經略大使,一定會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跟大食國之間的爭端。
“去傳令啊,還愣著干什么”
方重勇看到段秀實沒動,面色不悅的呵斥道。
“節帥,我們就這樣按兵不動”
段秀實有些難以置信的問道。
方重勇出了兩招,都是外交手段。要是段秀實看不出是眼前這位西域經略大使,根本就不想與黑衣大食對決,那他也不必當這個行軍司馬了,還是在唐軍基層廝混比較好。
“阿布穆斯林如今還有防備,我們若是強勢出擊,他就縮回去了。
高仙芝所部如今還頗有一戰之力,我們若是解圍,他們會認為我們是多管閑事,跑來爭功的。
不如等他們打累了,我們再上臺唱戲,一口氣把剩下的戲全部唱完。”
方重勇耐著性子,對手下諸將解釋了一番。他的策略概括為八個字就是“養精蓄銳,后發制人”。
其實高仙芝那邊還好說,麻煩的是阿布穆斯林。
如果阿布穆斯林看到安西遠征軍甚至比高仙芝的部曲還能打,他會不會迅速縮回木鹿城,蟄伏一年,等唐軍走了以后再出來興風作浪
不得不說,以阿布穆斯林精通軍略的情況看,這種可能性很大。打不過就不打了,回到自己的基本盤等待時機,這是任何頭腦冷靜的主帥都會采用的辦法。
有個詞叫“除惡務盡”,既然方重勇已經決定收拾大食人,那就要一口氣把該辦的事情全部辦完
要是不示弱,如何能引阿布穆斯林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