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也不可能,因為朝廷對于常平倉管理官員,也是有績效考核的,絕不是讓他們可以隨意自由發揮。在你任內收入了多少糧食,賺了或者虧了多少錢,這些ki就是升官或者貶職的依據。
然而,除了關中有限度的放糧賑災外,其他地方的常平倉,都扣扣搜搜的,半天擠不出一粒米來。
常平倉的設立,本意就是低買高賣,抑平糧價。如果糧食持續低價,那么常平倉的管理官員也會很為難。
因此常平倉賬面上虧空了不少錢,管理各地常平倉的那些官員們,也都是著急上火,卻又一點辦法也沒有。
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官府都被各地的豪強大戶們收買了么
按照職能,糧價低的時候買入,免得“米賤傷農”;糧價高的時候高價賣出,免得百姓吃不起糧食。這便是常平倉存在的意義。
那么,各州官府的辦法是什么呢他們為什么不開倉放糧呢
因為賑災糧是免費的,關中發得起,其他地方玩不起
早在貞觀之后,常平倉就不再是單純的國家屯糧倉儲,而是一種類似“經營”模式的“糧食商行”。換言之,如果沒有特殊的命令,比如說軍糧調度、庫存轉運等等,常平倉也是要自負盈虧的。
前兩年一直都是豐年,糧價又被有意識的壓低,導致常平倉一直處于入不敷出的狀態。囤積的陳糧賣不出價,因為糧價很低,又得不斷買入新糧。
一邊是旱災,一邊是洪災,一邊又是蝗災,還夾雜著規模不大的民變。
各地遭遇的情況都不一樣,受災程度與受災類型也不一樣,頓時讓缺少地方政務經驗的右相李適之與左相房琯手忙腳亂。
前幾年的風調雨順,讓逐漸惰怠慵懶的朝廷,在遭遇大難時猝不及防。
一場風波,開始逐漸醞釀。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我曾經擁有著的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一邊哼著小曲,一邊騎著駱駝前行,方重勇視野盡頭已經出現了一座巍峨大城。
數月時間,行軍萬里。他們一路從石國柘枝城走來,途徑碎葉城、伊犁八卦城、庭州金滿城,最后來到河西走廊,從瓜州過唐代玉門關,一路向東
走過萬里黃沙,穿過層層關隘,終于回到了河西走廊。
現在不遠處那座大城,便是河西走廊的核心,涼州武威城。其城形如大鵬展翅,非常特別,在大唐可謂是獨樹一幟。
“節帥,咱們這次可算是衣錦還鄉吶弟兄們都想在涼州顯擺顯擺。”
騎著駱駝同行的何昌期,面有得色感慨了一句。
他們去的時候除了糧食外啥也沒帶。回來的時候,駱駝馱著的包袱里裝滿了各色寶石、黃金白銀,各種西域國家的金幣銀幣,還有西域獨有的珍奇百貨,藥材等等。
這些不好分割的貴重商品,等帶回長安以后,找個可靠的渠道換成絹帛再分下去,那當真是美滴很。
安西遠征軍如今已經解散,而且北庭都護府的部隊,在途經金滿城的時候已經歸建,就剩下駐地本就在武威城附近的赤水軍一部和銀槍孝節軍還在,所以部隊規模減小了許多。
“都安分點,不要蠢蠢欲動的。這里已經不是西域,不是咱們一言九鼎的地方了。”
方重勇板著臉告誡何昌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