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算是一個因陋就簡,只保正核心區域防衛的小型城市。
銀槍孝節軍來到豐安城后,當初在浮橋岸邊迎接的那位豐安軍軍使,就將城內駐軍調到城外,將豐安城的防務交給了銀槍孝節軍,可謂是十分給方重勇面子。
交接防務完成后,方重勇屏退閑雜人等,將那位豐安軍軍使帶到簽押房密談。
“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太好過吧”
看著眼前無精打采的辛云京,方重勇笑瞇瞇的問道。
“方節帥,某這日子何止是不太好過啊,簡直是如同皮球一般,被人踢來踢去的。
其中滋味,不提也罷,一言難盡啊。”
辛云京長嘆一聲,滿肚子牢騷終于可以發出來了
他在河西已經做到大斗軍軍使這個位置,原本坐得很舒服的,后來哥舒翰來了,河西又無空缺,他就被安排到幽州靜塞軍當軍使。
這是河西本地關系最后一次發力,靜塞軍比大斗軍實力高了可不止一籌明顯屬于升遷。
然而后面又出了變故,中樞背景更強的裴旻來了,擔任靜塞軍軍使。辛云京又被安祿山踢到河東岢嵐軍當軍使。然后安思順調任河東節度使,為了方便安插自己人,辛云京又被踢到朔方軍擔任豐安軍軍使。
除了靜塞軍那一次,其他時候,都是因為辛云京不是“自己人”而被嫌棄,隨意安排踢走。
哪怕是在朔方軍中,也只是因為豐安軍靠近河西走廊,而辛云京是河西本地大戶出身,跟那邊有些關系,出了事能夠說得上話。
要不然他還得繼續被人踢皮球。
盛唐時期,邊軍就是這狀況。你說伱能打,其實好多人都能打,真正升遷還是得靠軍功說話。要不然就不得不依托人際關系,隨波逐流。
你有關系,難道別人就沒有么可是,能靠軍功升上去的人,又有多少呢
這么看來,李國貞“私下”的行為,未必就不是一種“順水推舟”。打回紇人,這不是大唐的“民意”,但卻是朔方軍的“民意”。
“當年某便知道方節帥不是池中之物,將來必定可以飛黃騰達。
今日回頭看去,方節帥戰吐蕃,橫掃西域,其功績還是大大超乎了我的預料。
終究還是眼拙了。”
辛云京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
他年少之時,自視甚高,認為他這一生就應該是出人頭地,光彩奪目的一生
當年,他是河西最年輕的軍使簡直不可一世
然而,后面發生的事情,似乎并不如料想那般順利。
年輕時,辛云京發現有些能力遠比他強的人,依然在軍中底層混日子,過得很不如意。
長大后,辛云京發現有些能力遠不如他的人,卻在軍中高層作威作福,過得如魚得水。
他在享受人脈背景帶來的好處時,也時刻遭遇著更強背景與人脈的打壓。
其中滋味,當真是人生百態,令人唏噓又無奈,不足為外人道也。
“你若不在豐安軍,某此刻便已經在靈州城了,何必來豐安城呢”
方重勇對著辛云京哈哈大笑道,對著他招招手,示意對方過來。
“想不想立功”
方重勇壓低聲音詢問道。
“那如何能不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