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快!這踏馬哪里是在打仗,就是在長跑啊!
想到這里,崔乾佑頓時心中了然。敵軍速度快的唯一原因,便是沿途都沒有遭遇抵抗。
只管走路不用廝殺,那能不快么?
湖城西面,便是黃巷坂的入口了!太子的兵馬幾乎是殺到了鼻子底下!
然而,正當他還在沉思之中的時候,一個親兵從遠處跑過來,拿著一個綁著信紙的箭矢,雙手呈上遞給崔乾佑。
“崔將軍,樓下有斥候射上來一封書信,請您過目!”
“嗯。”
崔乾佑點點頭,輕輕的擺了擺手。
這一定是一封勸降信!
崔乾佑將信紙從箭矢上取下,打開一看,頓時面色數變。
這是太子李琩的親筆信,也沒說什么廢話,就要崔乾佑打開潼關城樓大門,放他們過去。
還說什么天子失德無道,弄得天下人怨聲載道。太子繼承大統,此行前往長安登基稱帝。
將來你作為從龍之臣會流芳百世,也不會缺少榮華富貴。
此前你無所作為也就罷了,現在既然已經看到這封信,就應該順應時勢,遵從天命,擁戴太子赴長安登基。
如果你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那么不僅會遺臭萬年,而且還會連累家小。
何去何從,希望你好生思量,不要一著不慎萬劫不復。
該怎么辦呢?
看完這封信,崔乾佑心中直打鼓,一時間難以抉擇。
大丈夫立足于天地,靠的是什么?
一曰“忠”,二曰“義”。
崔乾佑問了自己一個問題,他自己很快就有了答案。
他本身就不是一個合群的人,甚至給人一種“剛愎自用”的感覺,和同僚的關系一向都不怎么樣。
如果沒有圣人,他可能有今日的成就么?
很難說,畢竟人生際遇無常,但多半是不可能有的。
想到這里,崔乾佑順手將這張信紙撕成了碎片。
他不知道什么國家大義天理倫常什么的,他只知道沒有基哥的提攜就沒有他崔某人今日的成就。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現在便是時候報答君恩了。
倘若他這個被天子一手提拔起來的人,也要屈從于太子的淫威,試問世人會如何看待他這個武夫?
崔乾佑手握橫刀刀柄,轉身便走下城樓,召集軍中諸將開會。
太子李琩矯詔,想去長安登基稱帝,還想自己開城投降,穩穩當當過潼關。
呵呵,門都沒有!
崔乾佑嘴角露出一絲冷笑。
想要潼關,那就提著刀來取,各憑本事吧!
……
潼關城以東數里的黃巷坂入口處,是一個已經廢棄的城樓。
城樓門洞深處,一眼望不到頭,好似某個怪物張開血盆大口!讓人看起來就頭皮發麻。
“方大帥,我們已經到了黃巷坂,是在此地扎營,還是繼續前進呢?”
穿著一身灰色道袍的李泌,看著方有德詢問道。
“傳令下去,就地扎營。”
方有德對親兵吩咐道,沒有直接回答李泌,而是直接用行動表達了自己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