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儀無話可說,其實何止是陳回光不滿呢,他也很不滿啊。
到底該聽誰的,地位穩不穩固,他們這些邊軍會不會稀里糊涂成為叛軍?
誰能給個準信呢?
“這些事情以后再說,先去西渭橋布防。”
郭子儀搖了搖頭,不愿再繼續糾結下去了。
……
暴雨剛剛過去,天空也吐出魚肚白。一夜的雨,淋在身上拔涼拔涼的。
西渭橋東側,列隊整齊的西軍將士們一字排開,讓開了一條道。郭子儀和一些西軍將領騎著馬在路中間擋著。
渭水對岸,是方有德所率控鶴軍,方有德身邊是天子李琩。
兩軍在西渭橋兩岸對峙。
兩邊都是寂靜無聲,唯有滾滾流淌的渭河,水聲不斷。
現場的氣氛很是肅殺,但雙方將士卻沒有多緊張。
因為這場仗是打不起來的,也沒有必要去打。
控鶴軍想保存實力,不想率先動手。
而遭遇慘敗,主力大損的西軍,只想快點走完程序,效忠新天子,找個臺階下就完事了。
他們屁股底下全是爛賬,那些劫掠來的財帛還能不能保得住,都要兩說,哪里有心思打仗啊!
既然雙方都沒有死戰的意愿,那現在的刀槍林立,也不過是做給外人看的。
“陛下,您現在直接走過西渭橋,勸說郭子儀等人放下武器易幟就行了,微臣在這里等陛下。”
方有德對身邊的李琩說道。
本來李琩是準備在隴州等待的。
但是李琩的貼身宦官程元振卻說,入主長安之事,不可假于人手,必須要李琩親力親為。
要不然,基哥還在長安,誰知道方有德會不會效忠于他呢?
李琩覺得程元振的說法也不無道理,起碼,他應該在軍中保持影響力。
于是李琩便在李光弼、高仙芝和一眾西軍殘兵的保護下,追上了控鶴軍的隊伍。
如此一來,至少在面子上,有點像是新君領兵逼父退位的架勢了。
這也是大唐玄武門繼承法的老傳統,算是祖宗之法。
聽到方有德這么說,李琩這才發現自己錯怪對方了,于是微微點頭道:“那朕這便去了。”
李琩昂首闊步走過西渭橋,這個過程中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他就這樣一步步走到郭子儀等將領面前,這些人都一齊翻身下馬跪倒在地,抱拳行禮道:“罪將恭迎陛下!”
“都起來吧,朕赦免了你們的罪責。過去之事,既往不咎。”
李琩微笑說道,做了個虛扶的手勢。
聽到這話,郭子儀身邊的陳回光高喊道:“萬歲!”
“萬歲!”
“萬歲!”
“萬歲!”
身后一眾丘八都是齊聲高呼,長出一口氣。
李琩也不由得松了口氣。
高風險高回報,這些丘八其實就是在等著自己上來送臺階。一旦臺階送到,他們便順著臺階下去,一點也不糾結。
這一刻,李琩體會到了政治的奇妙之處。
其實自方有德殲滅五萬西軍后,便大局已定。殘余西軍無論怎么掙扎都是徒勞,那些人顯然也明白自己的處境。
老雜毛,你準備好了么,朕要來找你討債了!
李琩臉上閃過一絲獰笑,又很快隱沒不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