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重勇說出了自己的猜測。
王惟忠一臉欽佩的感慨嘆息道:“方節帥年紀輕輕便能剝繭抽絲洞若觀火,的確是人中龍鳳。您剛剛說的那些,也是下官想了很久才想明白的。”
渤海國官方現在對于河北叛軍是個什么態度,對于朝廷又是什么太多,對于大唐的政局來說影響很大,至少是現在這個節骨眼,很重要。
不過方重勇也看得出來,大門藝似乎對李琬不感冒,特別是聽說河北叛軍在華陰慘敗之后。
又想吃魚,又嫌魚腥,還怕魚刺卡喉嚨,應該是大門藝此刻的心態。
“王使君今夜來就是為了說這些國家大事么?”
方重勇不動聲色問道。
王惟忠微微點頭,但卻沒有解釋什么。
方重勇也明白過來了,他將桌案上那封國書收好,對著王惟忠叉手行了一禮。
“貞惠公主的嫁妝很豐厚,寫在國書里了。”
王惟忠擔心方重勇不明白,于是特意提了一嘴。
頗有些暗示的意味。
方重勇淡然一笑,輕輕擺手。后者會意,對他行了一禮后便轉身離去,二人心照不宣。
等王惟忠走后,方重勇這才打開那封國書,一目十行看完后,這才將其放下,心中權衡利弊,慢慢整理思路。
國書里面全是廢話,言辭優美冠冕堂皇的,總之就是說渤海國貞惠公主如何如何沉魚落雁,如何如何知書達理,秀外慧中之類的。
又說希望李琩將其收入后宮,成為大唐與渤海國之間的紐帶之類的。
這些客套話都沒什么好說的。
唯一值得一看的亮點,便是嫁妝。貞惠公主的嫁妝就是馬匹,數量不小的渤海國良馬。
大唐財政崩潰,地方割據,戰亂到現在都沒有停。馬匹,特別是戰馬,已經隨著戰爭的消耗,又缺乏補充,而變得日漸稀有。
渤海國的馬匹,將會是一項強大的助力。誰能得到,誰就能在接下來的亂世中占據先機。
那么,王惟忠為什么會深夜前來呢?
這件事表面上看,似乎跟他并無直接利益關聯啊。
方重勇稍加思索,便明白了其中躲在暗處的那個人:大欽茂!
王惟忠不過是傳話的“中間人”而已,大欽茂才是那個真正想跟方重勇談的幕后之人。
銀槍孝節軍都占據蓬萊港了,大欽茂居然都不來跟方重勇見一面,這種事情,實在是太反常了!此人可是在方有德身邊當過兩年隨從的啊,跟方重勇也算是沾了點關系。
可是大欽茂居然沒有來找他,那么只能說明一點:王惟忠這次來,是替大欽茂打前站的。他們二人都在登州這邊公干,平日里抬頭不見低頭見,相識多年很顯然有些交情。
而大欽茂要談的事情,很可能非常關鍵,所以他不能貿然就找上門來,他需要通過王惟忠來試探一下方重勇的態度如何。
免得不小心撕破臉,導致后面根本無法見面坐下來聊。
想到這里,方重勇也忍不住一陣唏噓感慨。渤海國號稱“東海盛國”,處處都模仿大唐,無論是語言還是官制,甚至是皇宮的格局,都跟大唐很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