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先生啊,就算您叫太黑,本店也沒辦法做這些菜呀。現在長安缺糧,而且各地的特產,也基本上斷了。
為數不多的美酒,更是被權貴之家壟斷。
本店現在可以點的菜啊,就那么些。”
說完他指了指掛在墻上的木板,上面有十幾個菜名,都是些家常小菜。
雖然伙計很客氣也很禮貌,但言語中表露出來的那種“愛吃吃,不吃滾”的態度,還是讓李白極為不爽。
本來想著這次說不定可以“寫詩免單”的他,最后居然等來了“要啥啥沒有”!
簡直豈有此理!
李白徹底破防了。
“不吃了!”
他氣得起身便走。
杏花樓的伙計客客氣氣的將李白送出門,隨后回來無聊的擦著桌子。
“長安百姓食不果腹,就是李太白來了也得收斂著點呀。”
胖乎乎的掌柜走過來,看著李白離去的背影感慨道。
顏真卿讓人統計過,這個月長安城內缺糧至少說也有十萬石。而那些權貴之家又不肯開倉放糧。缺糧的影響,已經讓各行各業出現大蕭條了。
杏花樓這邊還有十多個菜可以上,很多酒樓都已經關門歇業了。糧食已經被炒到高價,而菜品不可能跟著一起漲到吃不起的程度,達官貴人往往又有自己的廚子,這讓很多沒有名氣的酒樓無以為繼。
自從皇甫惟明兵敗后,通往長安的漕運基本上就被李寶臣截斷了。長安作為首都的弊端,也開始慢慢顯現出來了。
李白無法改變這個現實,而顏真卿也不能,更別提杏花樓的掌柜和伙計了。
百無聊賴走在朱雀大街上的李白四處晃悠著,路上有個乞討的乞兒抱著他的大腿行乞,李白好心給了他一枚開元通寶,沒想到從一個臨近的坊門內沖出十多個相似打扮的乞兒,將他圍得嚴嚴實實的。
李白費了老大勁才擺脫他們。
正當一身狼狽的李白,打算前往敦化坊的顏真卿府邸蹭一頓飯時,有個身著錦袍的年輕男子攔住了他的去路。
“在下太常卿李瑀,讓皇帝李憲之子,見過太白先生。”
李瑀言語很客氣,但一開始便亮明身份,顯然是不打算“平輩相交”,而是公事公辦。
李白見狀,對李瑀叉手行禮,隨后詢問道:“原來是李正卿,有何貴干?”
他跟李瑀完全不熟,確切的說,今天是二人第一次見面。
“我家兄長請太白先生入府一敘,家中已經備好了宴席,請先生務必賞臉。”
聽到這話,李白似乎有點明白發生什么事情了。
顏真卿是宰相不假,但在朝中并非只手遮天,而且他一定是被人嚴密監視的。
李白是名滿天下的詩人,風頭很大,本身就不太能保密。
讓皇帝是基哥的兄長,當初把皇位讓給了基哥,他的子嗣,至少現在都還活得挺瀟灑的。讓皇帝一家的人得知李白前來聯絡顏真卿,所以便派人一路跟蹤。
對于權貴之家來說,這點手段是稀疏平常,沒有任何難度。
正好沒地方吃飯,心大的李白哈哈大笑道:“如此甚好,那李某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他跟著李瑀一路來到勝業坊東南角的讓皇帝府邸。
朱紅色的大門,青磚烏瓦如故,四面的角樓看起來依舊派頭十足。
一切都沒什么變化。
穿過“四進”的大宅院,來到府邸大堂,只見讓皇帝一家的人都已經到齊,似乎正在等李白入席。
里面沒有一個是李白認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