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萼還是把消息帶回去了,哪怕這是一個壞消息。
鳳翔節度使不愿意出兵,確切的說,是節度使的態度還可以,但丘八們似乎群情激奮不愿意遠征。
這下可有點難辦了,比想象中要麻煩。
因為這不是收買哪個將軍就能解決問題的。
顏真卿一時間陷入兩難之中。
然而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戶部尚書第五琦給顏真卿帶來了一個好壞參半的消息:長安城內,有宗室開始高價售糧了!
這算是個好消息。
與此同時還有個壞消息:有大臣上書,要求朝廷出兵洛陽,打通漕運線路,解除河陽三城對于黃河的封鎖!一時間響應者云集,聲勢頗為浩大。
從前,大家都不知道什么時候可以打通漕運通道,因此長安那些世家豪強們,他們府邸中糧倉內的糧食,壓根就不敢賣。
這些人怕賣了糧食以后,萬一突然遭遇什么變故,有可能導致明年的糧食續接不上。
所以長安城內的糧價雖然頂上天了,但通過正常的買賣方式,根本就買不到。也就是說,任何人想拿到糧食,就必須要動用關系。
但是現在,朝廷兵馬準備攻打洛陽的風聲,也不知道是被誰放出去了,居然搞得朝中百官們都信了!
漕運一旦通暢,那么江南與兩淮的糧食自然可以運輸到長安來,自然也就不存在買不到糧食的情況。到時候糧價暴跌是必然會發生的事情。
與其把往年的陳糧都砸手里,還不如降低價格放出來撈一筆。如此一來,便可以大量收買長安城內的店鋪與產業,以及招募更多的奴仆與佃戶。
這個對于顏真卿來說,不是壞事,高價糧也比沒糧食要強吧。
然而真正的麻煩在于,現在長安朝野群臣激憤,都在要求官軍能盡快攻克洛陽,打通漕運節點,不要再繼續受制于人。
于是壓力開始傳導到顏真卿這里了。
“顏相公,出兵洛陽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第五琦憂心忡忡的說道。
漕運不通,對經濟影響極大,造成了百業蕭條。他這個戶部尚書,比誰都更難受。屁股坐哪邊,也就很好理解了。
議政堂內,李泌不在,只有顏真卿在跟第五琦討論出兵的事情。
“本相也是這個意思,但現在不是要不要出兵的問題,而是朝廷窘迫,出不起錢了。”
顏真卿苦笑道。
錢哪里去了?
很大一部分,是用來和糴了,從民間購買糧食,以供給長安的需要。
要不然,長安城內估計得餓殍遍地!
還有上次與皇甫惟明的賊兵在華陰血戰,朝廷對有功將士都是封賞了的。
雖然也沒有足額發放,但這也是一大筆錢呀。
失去了大片統治區,就損失了大半稅負,財政自然是捉襟見肘。如今又要出兵,從哪里變錢出來,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
“控鶴軍,他們不愿意為國出力了么?之前他們不還是……”
第五琦有些搞不懂,之前方有德領兵的時候,控鶴軍令行禁止很聽話啊,為什么現在朝廷就使喚不動了呢?
好用就多用,就往死里用,這是上位者們習慣性的看法。卻絲毫不管
“這個或有內情,本相也說不明白。
但我們不給賞賜,他們就不開拔,應該是沒有什么異議了。”
說完顏真卿眉頭都要皺成“川”字,顯然是為國事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