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文一斗米,兩千文一斗米啊!”
長安西市百業蕭條,唯獨米店開著。米店的伙計大喊著最新的米價,那叫一個駭人聽聞啊。
天寶初年的時候,長安米價才二十文一斗,現在直接翻了一百倍!
一斗米有多少呢?
如果稱沒有造假的話,大約是五公斤多點。
盡管如此,買米的人依舊是排起了長龍。兩千文一斗,您還別嫌貴,等餓死的時候,多少錢都帶不到棺材里面!
李白看了看排隊買米的人,想起這幾天到長安的朋友家做客時,對方居然拿不出招待他的飯食。
這讓李白羞愧而去,壓根就不敢停留。
長安米價雖然上天了,但這依舊是好事。
畢竟,這是權貴老爺們擔心百姓餓死,最后還是開倉放糧了呀!
畢竟,在關中大饑荒的關鍵時刻,這些糧食普通人拿錢就能買到,權貴老爺是多么的慈悲呀。
貴總歸有貴的道理吧。在此之前,哪怕有錢也買不到,那才是真可悲呢。
“也是該回汴州了。”
面對排隊買米的人,李白長嘆一聲,連寫詩的心情都沒了。
他今日去見了顏真卿。而后者已經向他承諾,關中兵馬會出潼關攻打洛陽,并給永王李璘寫了封信。
城還是這座城,人還是那些人,只是李白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長安即大唐”的感覺了。
長安現在這幅鳥樣,他真的一刻也待不下去。
李白決定今日就啟程。
剛剛走出春明門,李白就恰好遇到顏真卿族兄顏杲卿,對方是從外地返回長安,只是去了哪里不得而知。
二人都急著趕路,簡單寒暄了幾句,互相行禮告辭后便各走各路了。
李白在長安滯留了許久,已經遠遠超過送信該有的時間。
到長安后,這一路基本上都在權貴家里做客,受盡了追捧。他吃喝玩樂又有權貴的家妓陪睡,從頭到尾幾乎沒花自己一分錢。
那些人都是費盡心思打聽永王和汴州的各種情況。席間李白還沒心沒肺的即興創作了不少詩篇。
這段時間李白確實玩得比較嗨,除去到朋友家做客的所見所聞,讓他感覺心驚肉跳外,整體感覺還是不錯的。
因為哪怕是從前,在權貴面前,他也沒有像現在這樣抬頭挺胸過。
可惜玉真公主不在長安,那可是他當年的恩主啊!這次李白非常想當面謝謝玉真公主,對方當年提攜他的恩情,永遠不能忘。
不過李白也知道自己這次玩得太嗨也是個問題。
雖然沒耽誤正事,卻也是屬于“公費旅游”,還浪費了大把的時間。
這些事情李白可不敢回去如實跟永王稟告,他打算編一些理由。比如說他滯留長安,是為了觀察長安百姓民生疾苦啊之類的,回去糊弄一下得了。
永王一般也不會計較的。
李白確實是瀟灑的離開了,無論長安是地震也好,洪水也罷,都跟他沒有半文錢的關系。
但顏真卿與顏杲卿卻無法離開長安,或者說沒辦法擺脫長安這個巨大的牢籠。
顏杲卿一回長安就直接去了議政堂,他知道顏真卿一定在那里。
果不其然,顏杲卿進入議政堂的時候,顏真卿正在跟第五琦商議軍糧的事情。這次攻打洛陽,所需的軍糧不是一個小數目。
可是長安百姓也要吃糧啊!
官府的“平價糧”本身就只有關系戶才能買到,而且還限量每人只許買一斗。
現在這些為數不多的糧秣還要專供軍需,能向長安城內輸送的數量就更少了。
長安為什么會缺糧呢?
這個問題,應該反過來問:為什么長安以前不缺糧呢?
說到底這還是因為從前的時候,關中的地太少了,長安城人又太多了。
整個關中的糧食自給率也不到三成,多余的都要從河北與兩淮江南輸送。要不然皇帝都會缺糧,不得不去洛陽就食。
現在河北叛亂了,糧食輸入的途徑被砍了三分之一。運河也被李寶臣給攔截了,算是被堵了三分之一。今年關中又有戰亂,糧食歉收不說,府庫里的糧食也被消耗殆盡。
這么多幺蛾子,長安能不缺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