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懷光的部將張韶,湊過來小聲嘀咕道。
眾人為了節省馬力,也是為了和步卒保持步調一致,所以都是牽著馬在行進。
一聽對方這話,李懷光便瞬間沒了脾氣,陷入沉默之中。不像是剛才呵斥親兵那樣,粗暴的回應張韶了。
如果一個人不能為麾下弟兄們討福利,那么誰還會認他當老大?
這句話很糙,但道理不糙。放在很多環境里面都適用。
張韶說得很對,朝廷不給錢,還想讓他們去跟強敵打生打死。抱歉,方有德愿意為大唐奉獻,丘八們可沒有那么高的覺悟。
“那你以為如何?”
李懷光沉聲問道。
“我們到長安了以后按兵不動,但第二天不開拔,然后就地討餉。
朝廷什么時候給賞賜,我們什么時候開拔。
不給啊,那就把他們給晾著!一直在郊外扎營!
誰愿意去跟李寶臣打啊,那咱們把盔甲脫下來送給他們,讓他們去就得了。
咱們回鳳翔府操練去。”
張韶壓低聲音建議道。
誒?這個辦法可以哦!
李懷光眼睛一亮。
這不叫兵變,這叫調整部署!
不給錢,那就在長安郊外一直休整,看誰等得起,看誰等不起!
“嗯,待到長安郊外后扎營,你通知軍中副軍使、都虞候以及所有十將和偏將來我軍帳商議此事。
記得要單獨通知。”
李懷光湊到張韶耳邊小聲嘀咕道。
“得令。不過節帥啊,軍中有些將領,恐怕不會同意這些。他們志不在此。”
張韶意味深長的說道。
李懷光微微點頭,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在控鶴軍中,也不是一言堂的存在,只能保證大部分人聽自己的。畢竟,方有德的威望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李嘉慶為人寬厚,有事總是跟部下商議,大家對他比較放心,所以平日里也愿意配合。
李懷光雖然武藝高強,勇猛善戰,但是軍中威望還不夠多。本來這次出兵就是一次積累威望的好時機,沒想到這狗朝廷的幺蛾子如此的多。
基層士兵雖然很重視財貨,但軍官卻未必很在意。他們更希望積累戰功,也跟李懷光有著一樣的想法。
就算不能當節度使,往上升一升總是可以的。
所以這些人未必會聽李懷光的,他們可能認為,只要朝廷不是太過分,稍稍忍一忍就算了。
“那你覺得怎樣讓他們聽我的呢?”
李懷光疑惑問道。
張韶湊過來,嘀嘀咕咕了半天,最后李懷光這才點點頭說道:“你說得有道理,確實這樣比較好。”
張韶繼續解釋道:
“節帥,無論誰不聽您的,他們都是控鶴軍的兄弟,一個鍋里吃飯的,有話可以好好說。
我們的刀絕對不能對著自己人,您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有道理。”
李懷光點點頭,他原本是想殺一個不聽話的部下來立威的。不過很明顯,張韶的辦法更好。
然而,當控鶴軍的將士們趕到長安郊外以后,除了滿地雪花,河里的寒冰,迎接他們的就是緊閉的城門!
那意思好像是在說:吃完干糧睡一覺就趕緊的走人!
營帳沒有人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