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十將對李懷光建議道:“盛王李琦是李琩一母同胞的弟弟,聽說他沒有外放,應該還在長安,我們就扶持他上位!如何?”
李琦也是武慧妃所生,立李琦為帝這個思路倒也不是不行。
“言之有理,此事你來負責,帶兩百弟兄直接去十王宅抓人!”
李懷光吩咐道。
正在這時,張韶也進來了,對李懷光和眾人稟告道:“節帥,剛剛那些禁軍里面,有人想跑要回長安去通風報信。不得已之下,某只好下令把他們都宰了,以絕后患。”
聽到這話,在場眾人臉上都露出“死了就死了”的不屑表情。
殺了那個宦官,控鶴軍將士就已經是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反正殺了宦官也是殺,殺了那些禁軍也是殺。沒有什么區別,也就這樣了吧。
那么殺皇帝李琩,殺長安中樞百官呢?
殺了他們如何?
表面上看膽大包天,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已經無所謂了。
都已經走到這一步,哪怕有人不愿意參與其中,也由不得他們了。只能跟著兵變的人一條道走到黑!
現在控鶴軍這八千將士只有唯一的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兵變!殺穿長安!
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尸骸!
只要殺穿長安,立李琦為新皇帝,再讓新皇帝下一道圣旨,他們就被“洗白了”!
到時候,亂臣賊子們,可就是顏真卿他們那幫人了!
一個勁的往這幫人身上潑臟水就可以了,到時候自然有大儒為他們這幫丘八辯經。
“節帥,干吧!不能再猶豫,一旦錯過時機,我們都會死啊!”
張韶直接單膝跪下,對李懷光抱拳請示道。
這個計策是他想出來的,只是沒料到玩這么大。
張韶原本也只是想讓控鶴軍長期屯扎長安郊外拖時間,讓顏杲卿他們服軟而已。
控鶴軍拖得起,但是朝廷那些相公和百官們可拖不起。每拖一天,耗費的軍糧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朝廷到時候服軟是必然的。
只是,計劃還是出了點“小意外”。
張韶看到朝廷送來的那些“勞軍”的劣質絹帛以后,當時就是腦子一熱,被那些破布爛布氣得喪失理智,忍不住一刀宰了前來傳旨的宦官。
殺了人他就后悔了,可惜那個宦官死都死透了,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積極補救才是真的!一個人扛不住這么大的鍋,那就把控鶴軍所有人都拖下水,大家一起扛!
知道闖下大禍的張韶,索性把事情往大了去鬧,一直鬧到李懷光也不得不參與的地步,把控鶴軍所有人都綁上戰車。
把這條路走到黑,就是最后的生路。
“諸位,現在已經沒了退路,干吧!
本帥現在開始部署任務,每個人都要盡全力!
皇城,大明宮,玄武門,十王宅等地,全都要控制住。
給你們半個時辰的時間,告知自己的本部人馬。告訴他們,現在是朝廷要處死我們所有人,為今之計,只有拼一把才能活命。妄圖與朝廷媾和者,無論是誰,無論官職大小,統統殺無赦!”
李懷光眼睛已經赤紅,犀利的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開始下達軍令。
……
顏杲卿與顏真卿,都沒有親自送那些絹帛去控鶴軍大營,不為別的,就是不想激化事態而已。
他們知道自己已經得罪了那些丘八,所以不出面冷處理,才是最好的。
由宦官代為出面,讓天子李琩作為“中間人”在里面調停,比他們前倨后恭,去軍營里面“安撫”士卒要更妥當一些。
李懷光作為帶隊之人,他應該知道輕重緩急的。
從大明宮回到議政堂后,顏真卿就一直在等消息,越等越是感覺有些不對勁。
太慢了,那個宦官早就該回來復命了。李琩不是實權皇帝,辦完事的宦官,那都是要先到議政堂通傳一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