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將近,開封城內的某間大宅院里,宣武鎮治下各州,占有土地最多的那一部分地主,都派出代表,來這里開會。
不來不行啊,事關身家性命,誰敢不來呢?
眾人濟濟一堂,便是為了所謂的“大事”,順便參加幾日后永王李璘的登基大典。
當然了,永王什么的根本無所謂,誰登基都離不開他們這些大地主的支持。
這些大戶們來此的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希望官府能少沒收一些土地。
“新朝”建立,自然需要官田,這個道理懂的都懂,反抗是不能反抗的,誰反抗就會死全家。
其實吧,之前官田因為各種原因被這些大戶們侵占,現在不過是一報還一報罷了。
也不是什么難以想象的事情。
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只不過這次官府要沒收的土地,放出風來,居然占到本地已開墾土地的一半。
這一刀,著實是狠了點。
因為官府的征收比例,是整體一半,也就是取的平均數。
占地越多的,沒收的比例就越高。他們這些大戶要交出來的土地,估計還不止一半。
天道有云:補不足而損有余。
官府現在就是要對他們這些大地主執行“天道”。
當然了,官府自然不會說它要沒收大戶們的土地,有個詞叫“贖買”。象征性的給大戶一點錢,也可以是鹽引什么的,然后就將部分私田轉變為官田。
看起來吃相也沒那么難看。
這個矛盾是無解的,也是無法糊弄過去的。
本地大戶要么造反,要么服從。根本不會有其他人站在他們這邊,也沒有多少閃轉騰挪的余地。
原因很簡單,他們這些大戶死了,土地被沒收了,就意味著官府所需的“定額”已經滿足了一大半,甚至是全部。
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其他土地較少的地主,就不需要交太多,甚至根本就不用交了呢?
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游戲,并不需要讀過書才能理解。就好比許多人在森林里被熊追,你并不需要跑得比熊快,你只需要跑得比同伴快就行了。
這一輪官府征地,只需要死一批地主大戶,就能很好的解決問題。
于是眾人來此的關鍵是:官府會送誰家上路?
大家都不想被其他人送上路,所以他們都派人來了。
眾志成城抵抗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大部分人都是希望征地不要征到他們自己頭上。至于別家死不死,那不是他們操心的事情。
不過在這里主持“會議”的主官劉晏,看起來還挺和善的,四周也沒有什么“刀斧手五百”之類的埋伏,似乎一切都還挺正常。
堂屋的正墻上貼了兩幅字。
左邊寫著:由儉入奢易;
右邊寫著:由奢入儉難。
眾人不知為何來這么一出,不過仔細想想,應該跟沒收土地的事情無關。
“今日之事,無關田畝,諸位且放下心來。
官府贖買土地之策,待永王殿下登基之后,朝廷會再議。”
坐在主座上的劉晏對眾人微笑說道。
沒事你踏馬早說啊!搞得一驚一乍的!
在場所有人都長出一口氣,似乎明白官府是個什么意思了。
之前先出個狠招,放出風聲來,嚇唬嚇唬你,讓所有人都極度惶恐,生怕下一秒就有滅門之禍。
等政策落地的時候,眾人會發現官府只沒收一點土地,于是喜大普奔。政策推行,便再無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