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一旁伺候的隨從們,將燒制好的琉璃碗,琉璃瓶,琉璃手環,琉璃硯臺等物,一一呈上,擺在靈床旁邊,以供眾人觀摩。
這些琉璃華美異常,看上去確實挺有檔次的。
關鍵是便宜啊!
買一塊玉的價格,可以買十個琉璃了。
琉璃在大唐出現的歷史不算短,是從波斯那邊流傳而來,曾經貴為奢侈品,但后續卻一直沒有普及開來,其中關系到琉璃的一個重大缺陷。
此物不耐熱,不耐摔!
且不能當做日常使用的器物,沒有任何實用性!
除了極少數工藝品以外,普通琉璃,壓根就沒人要!
只有那種制作極為精美,五光十色珠光寶氣的琉璃,才會進入權貴之家。
而這些東西往往體積極大,說白了,也就看看。家里擺上一尊得了,還得防著被碰壞。
大批量制造普通琉璃,用于喪葬業,當做明器使用。
這種思路該怎么說呢?
還真是有點騷啊,不太像是腦子正常的人能想出來的。
在場眾人竊竊私語,交頭接耳,一時間似乎感覺用琉璃作為明器,也挺不錯的。
要知道,這年頭玉石也不便宜啊。家里死個人,厚葬一番,家底就去了大半,這又是何苦呢?
錢不經花,誰用誰知道啊!
“好!甚好!某以后離世,就用這琉璃當明器好了。”
不知道什么時候,一身布衣的方重勇來到大堂之中,哈哈大笑說道,聲音洪亮,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是啊是啊,挺不錯的。”
“可以省不少老錢呢?”
“這琉璃便宜,多弄點陪葬,少點玉石也行。”
“反正是給別人用!又有什么關系呢?”
“看了不會買,買了不會用,用了不知道。無妨啦。”
大堂內眾人開始熱議起來,在得知今日來此地官府不是找他們“割地”以后,這些人的思路就開始活躍起來了。
不就是薄葬嘛,等家里死了人再說唄,急個啥?
官府既然喜歡說,那就隨便聽聽得了。
在場很多人都是這么想的。
“那么,哪里買得到呢?”
一身布衣的方重勇,很是突兀的問了一句。
“快了快了,不久以后各州都有專門的商鋪售賣,價格公道童叟無欺。”
劉晏瞇著眼睛笑道。
這里大部分人都不認識方重勇,但還是有幾個人見過他,并認出了這人是誰。
他們嚇得不敢吱聲,隱約明白今日劉晏在這里是唱的哪一出戲了。
“劉判官,官府這是辦了一件好事啊。
財帛還是留給活著的人用,造福一方的好。
就算不能造福一方,造福一家也是好的。
財帛白白跟著逝者一起入土,他們既摸不到也感覺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