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很好奇,李璘會搞出什么幺蛾子來啊。
“伙計,這首詩是怎么回事?”
陸羽拉住手里端著酒壺的店伙計,一臉肅然質問道。
隨口說說的事情無所謂,事后大不了梗著脖子說不知道就行。但寫在墻上的反詩,不解釋清楚是不行的。
“嘿嘿,天子親信,大詩人李太白的作品,不留名而已。”
伙計壓低聲音說道。
呃……陸羽松開手,不說話了。
“明日去皇宮,且看官家屠龍!”
伙計湊過來“提點”道,一臉“你懂的”表情。
陸羽發現,好像汴州這邊的升斗小民,都在把一件很嚴肅的事情當笑話看!
這究竟是人性的扭曲,還是道德的淪喪?
陸羽心中猛然警醒!他好像明白為什么有這樣荒謬的事情發生了!
假如,假如李氏的皇權,已經淪落到街邊孩童都能說三道四的地步,那這是不是已經說明:無論哪個李氏宗室當皇帝,對他們來說都已經無所謂了。
反正,不過是一個傀儡而已!
方清故意放縱民間言論,讓李璘的家事,甚至包括密謀政變這樣的事情,都成為茶前飯后的談資。這其實是在用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在摧毀解構皇權!
神,是不能被提及,不能被討論,不能被嘲笑的。它本身應該是一個禁忌,這樣才能保持威嚴。
如果關于“神”的事情,已經跟路邊野狗打群架差不多,那么其神圣性就已經蕩然無存了。
這樣的神,還是神嗎?
“厲害啊。”
陸羽感慨的自言自語道,豎起耳朵聽周圍的人是怎么談論這件事的。
然后他發現這些人里面分為幾派。
有人純粹是覺得生活太無聊了,想看看樂子而已。誰殺誰都無所謂。
有人是想看權臣弒君,改朝換代。
有人是想看天子的脖子跟普通人是不是一樣的,會不會流血。
有人就是想去看看李璘到時候是怎么哀嚎求饒的。
沒什么人覺得李璘政變可以成功。至于當“保皇黨”的,一個也沒有。
李璘平日里不管事,壓根就沒有任何恩德施加于民間。
所以對于百姓們來說,心情好呢,就叫一聲陛下。心情不好,叫兒皇帝也不是不行。
皇帝看起來很重要,不能沒有。
但是,誰當皇帝,好像區別不太大。
“官家已經看透了百姓,看透了民心。什么千秋大業,也比不上自己手中端著的飯碗重要。”
陸羽一邊搖頭,一邊走出了酒肆,看上去憂心忡忡的模樣。
明日,他也是觀眾之一,要見識一場屠龍大戲。
……
上元節,夜晚不宵禁。看花燈,看煙火,游長街。
汴州本地百姓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城外游玩。
而皇宮,此刻已經變成了一個“旅游景點”。皇宮內各處都掛了花燈,發煙火的軍士已經整裝齊備,時辰一到就開始點火。
除了紫宸殿與后宮外,皇宮內其他地方,都開放給百姓游玩。此時此刻,宮墻上到處都是點著燈籠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