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來得不湊巧
雷海青的“忘恩負義”,似乎成為了一個轉折點。
此前,方重勇這一路上的心情還是很放松的,哪怕聽岑參說控鶴軍向汴州求援,他也沒有當回事。方重勇相信車光倩可以處理好,要不然,當初也不會將對方召喚回汴州主持大局了。
然而,當茶樓內雷海青暴起傷人后,方重勇的心情明顯沉重了許多,臉上也不再浮現隨意的笑容。回軍中之后,他就深居簡出,不再離開軍營范圍。就算要巡視民情,也只是派岑參等人去周邊逛一逛,回來稟告即可。
大軍抵達巨野澤的時候,這里雖然還沒春暖開,但湖面上的薄冰早已消融,漕船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可謂是天未暖,水已熱。
運河沿岸積壓了一個冬季的貨物,開始玩了命的運輸。汴州漕運的發展,帶動的并不僅僅只是淮南的物流,還有膠東半島也是一樣,只是運輸規模沒有淮南那么大而已。
方重勇命崔乾佑在巨野澤征集漕船,從梁山泊出發一路向東,前往齊州歷城。待抵達后稍作休整,就直接換海船,從濟水出海,前往登州。
從汴州走白溝到巨野澤,再從巨野澤的梁山泊進入濟水,最后在濟水之畔的歷城(濟南市)換海船出海去登州,這是一條開發十分成熟,只是歷史上曾經一度廢棄的水路。
基本上不需要在陸路上行走,靠船就能搞定一切,這條線將膠東與中原緊密聯系了起來。
方重勇入主汴州后,又將這條路線重新啟用。渤海國來的貨物,從登州口岸卸貨,便走這條路進入汴州,再從汴州銷往大唐各地。
隨著水路的不斷開發,當初將汴州設為都城的操作,正在將這個政權推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除了雷海青這般死忠于基哥,懷念大唐盛世的人之外,其他人,多多少少都看出了一些門道來。關中的蕭條,并不全是由于戰亂,很大程度是因為交通,特別是水路的不便,造成了物流費用無法承受。
如此經濟就沒法發展起來。
長安是大唐的記憶與符號,沒有規模宏大的長安,那歲月史書里記載的便不是大唐。
放棄長安,便等同于再造新朝,看破不說破的人,又何止是一兩個
新時代和舊時代開始逐步交替,哪怕雷海青這樣的人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承認:時代確實變了。
它的腳步,不管是升斗小民,還是達官貴人,誰也攔不住。
雷海青他們放不下心中的執念,于是一有點小火星,就將心中的執念點燃,讓他們如飛蛾撲火一般,自我毀滅。
方重勇也明白,這樣的人并不止雷海青一人。他們或許不如雷海青那般剛烈。
他們的身體雖然已經邁進新時代,但是靈魂依舊活在舊時代里,無法擺脫。
或強顏歡笑,或故作淡定,或惶惶不可終日。
對此,方重勇也只能尊重這些人的選擇,放棄圣母情結。
大軍順利抵達歷城,方重勇命岑參去城內與齊州刺史溝通軍隊后勤事宜,自己則是留在軍營里面,沉下來體察軍心。
這天中午,營中將校士卒正在吃飯。
方重勇身著士卒軍服,隨意找了個一火,在里面吃飯。一火有十人,設火長一名,實際上這種編制跟吃飯有莫大的關系。這十個人在戰時就是圍在一起吃飯的。
和其他稅警團士卒一樣,方重勇分到了兩張白麻胡餅,兩個不知道是什么餡料的馎饦(造型跟英國的司康有點像,里面有餡料),還有兩個冬橘,肉湯不限量。
他沒喝那個湯,不過聞味道的話感覺是魚湯,齊州靠著濟水,不缺水產,甚至還有專門的水產養殖,軍營里吃魚湯也不奇怪。
漁民們在河邊挖池塘,打洞引入濟水。然后用竹子將入口圍起來,在洞口鋪設漁網養魚。這種水塘以養魚為主,但一般也兼顧養殖水稻,被稱為“魚田”。
齊州富庶,物產豐饒,所以軍需官提供的伙食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