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鶴軍善于沖擊,用這些木柵欄把他們攔住,你在中軍前方頂住,不要越過柵欄,隔著柵欄和他們廝殺。
本帥到時候,會在控鶴軍力竭之時,再來反擊。
我軍兵馬,會集中于左翼,引李懷光來攻,徐徐誘而殺之。待他發覺之時,已經無力回天了。”
左翼?
李庭望一愣,不知道安守忠是想搞什麼鬼。
看到李庭望似乎不明白,安守忠好為人師的毛病又犯了。
他湊過來,壓低聲音說道:“我軍右翼廣樹旗幟,只留一點點人做做樣子。李懷光見中路突破不暢,必攻我左翼。”
這是經典的戰陣操作,李庭望自然是明白的。
至于那種說什麼戰陣要面面俱到,一點破綻沒有的,都是純外行,不管是他還安守忠,遇到這種人,都是能給耳光就要給一耳光。
所謂處處設防,便是處處不防。將兵力用在該用的地方,正確的使用,這便是主帥的職能。
想好了要怎麼用兵,需要多少正面扛線的,需要多少奇兵,需要多少預備,湊足數就夠了。明明打贏只需要一萬人,非得帶十萬兵出戰,這種主帥只會把三軍將士都葬送掉。
李庭望不放心,追問道:“何不嚴防右翼?”
安守忠瞥了他一眼,只覺得這位能力平庸,確實不如李懷光,頓時有些無奈,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他只好反問道:“你若想毆打本帥,會想怎麼動手?”
李庭望下意識道:“出右拳……”
他忽然恍然大悟,出右拳,便是打對手左邊。這不但是人們打人時的習慣,兩軍交戰,通常也是喜歡右路軍迂回包抄。
李庭望懂了,安守忠就是右路虛,左路實,算準了李懷光必攻己方左路。至于李懷光為什麼不選擇“兩路齊發”,或許控鶴軍有限的兵力,就已經是擺在臺面上的答案了。
對于李懷光來說,兵力同樣是要用在該用的地方。這場戰斗就像是一場開卷考試一樣,只是不能探究對手的答案。
李庭望把自己想成是李懷光,與敵軍人數眾多,用兵老辣的主將過招,在戰局焦灼的時候,己方兵馬精銳卻少,敵軍人數眾多卻不精。
顯然要盡快的打開突破口,出奇制勝,越拖下去越是不利。
左路……還是右路?
要不兩面都加碼,把中軍放了不管?
處處加強就是處處削弱,到底怎麼出牌?
李庭望一時間竟然心亂如麻。
老子果然不該回洛陽啊!
這一刻他十分后悔,李庭望看到了他和一些主將之間的差距。如果說安守忠還有能力跟李懷光過招的話,那麼他這個敗軍之將,似乎敗得不冤枉。
漫長的夜晚,格外的焦灼,內心好像是有蟲子在爬一樣,又像是被放在火上烘烤著。
正當天空吐出魚肚白的時候,遠處傳來“砰!砰!砰!”的三聲巨響。
星月同框的空中,綻放出三朵美麗的煙花。這是安守忠安排的斥候,在發準備接戰信號。
“李將軍,可以去安置柵欄了。”
安守忠對李庭望下令道。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