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衙書房內頓時陷入一片沉寂。
天子遇刺身亡這樣的事情,不比打仗。戰爭時商議軍務,集思廣益,即便是說錯了也無妨,畢竟沒有誰是真心想打敗仗的。
但是事關天子的事情,一旦說錯話,便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不對,將來很可能被清算的。
這樣的事情,想想都覺得很恐怖了。
“官家,此事無論如何,您都是無法擺脫掉嫌疑的。
不如將水攪渾,成為一樁懸案。久而久之,也就無人再提了。”
離方重勇很遠的地方,元載舉起了自己的一只手說道,打破了僵局。
這個建議有點意思!
很多事情,你越是解釋,就越是顯得自己心虛。
本來不是你做的事情,如此解釋也會引人懷疑了。不如禍水東引,將水攪渾,拉出來另外一個也很可疑的人。
這樣,輿論場爭論起來,也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以形成共識了。
“上前來說,你離得太遠,本官聽不清楚。”
方重勇微笑著,對著元載招招手道。
書房內其他人,都不動聲色的瞥了元載一眼。
這一位作風激進已經不是頭一回顯露出來了,畢竟元載投靠得晚,就不得不在關鍵時刻奇兵制勝,行事作風潑辣大膽,也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因素。
元載獲得重用也是必然,方重勇是一個十分看重能力的人。只要有能力,只要愿意效忠,他就給機會,賞罰分明。
只不過,元載這般的人,在方重勇手下,能不能得善終,那就不好說了。反正在場其他人,都是謹言慎行。
“官家,天子若是亡故,無論是怎么死的,最大的得利者,其實并不是官家。
這個道理,要轉個彎才能想明白。如今官家已然大權在握,就算換個人做天子,他就能把權力奪回么?
不如索性這樣辦,官家天亮即發喪,同日宣布太子繼位,對天子死因含糊其辭即可,不必把高尚爆出來。
直接讓外人去猜就行了。
既然太子繼位,又沒有下禪讓的詔書,那么即便天子是被謀刺的,幕后謀劃者也只可能是太子。又和官家有什么關系呢?
至于具體死因嘛,就說天子輕佻,飲酒無度,醉死于書房即可。難道還有人敢下葬后開棺驗尸不成?”
元載滿不在乎的說道。
什么狗皇帝,不過是個傀儡罷了,死了不就死了!還真以為現在是李唐宗室如日中天的時候啊!
元載對這樣的事情壓根就沒看上眼!
眾人面面相覷,元載之言大出所料。其實不是他的主意太激進,與之相反,元載的主意太保守了!
大家之前猶豫不決,拿不出個主意來,只是因為不知道方重勇有沒有現在就上位,借此機會取而代之的想法。
正因為吃不準,所以他們不敢說話。并非是元載這主意有多高明。
實際上,剛剛元載是幫方重勇作出了判斷:現在還不是取而代之,改天換地的時候。
說這些話,得看主公是什么樣的人。
有些上位者權欲熏心,聽不進類似的話。到時候講出來不但不會得到獎賞,反而會被他們懷恨在心記上一筆。
也不知道元載是太聰明看透了方重勇的心思呢,還是他無知者無畏,什么話都敢說,一點也不顧忌。
“剛剛元載之言,乃是老成謀國之策。
嚴尚書,即刻起草太子的繼位詔書,不必通知太子,我們快刀斬亂麻。
至于天子葬禮應有的程序,實在是太過冗長,直接省掉。明日便執行最后一步下葬,然后群臣到太廟祭天,將天子的牌位供奉于此。
總之,一切都要快,要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之前,把現在的太子李偒扶持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