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用心之歹毒,借我們的手殺掉李歸仁,便是在此。”
車光倩對方重勇抱拳行禮道。
不得不說,他分析得很有道理。
一來,這一戰的準備早就開始了,特別是登州那邊,動起來再停下很麻煩。朝令夕改也會折損士氣,降低朝廷威信。
二來,方重勇恨的是李歸仁么?是他本人想報仇么?
其實不是的,或者說他跟李歸仁并沒什么生死大仇。
殺李歸仁,是因為政治上必須殺他,而不是方重勇喜歡殺人,更不是為了報仇。
干掉李歸仁,占據鄴城,是因為這一次,鄴城的軍隊實實在在的威脅到了汴州。至于掌管鄴城的是李歸仁還是史思明,根本不重要!
只要知道他們是敵人就可以了,是敵人就必須要抹除。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
所以目前面臨的問題就是:
打,很必要,但汴州朝廷并不在最佳狀態,也不是最佳時機。如果能把戰爭拖到冬天再開戰最好。
不打,政治上的影響很不好,而且很難拖過秋收。史思明秋天必定會來汴州零元購。
面對這樣的情況,需要掌控全局的那個人,有眼光,有智力,有勇氣,有毅力去面對各種情況,從而做出最佳的選擇。
并不存在絕對的好與壞,都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罷了。比如說著急開戰,卻又打不贏,還不如不打。
“官家,如果現在不打,晚一點到秋收,史思明必定南下汴州劫掠,到時候可就在汴州打了。
遭遇兵禍,生靈涂炭,沒個幾年緩不過勁來。
而李歸仁部剛剛被史思明吞并,其部眾必定軍心浮動。史思明立足未穩,正是出兵的時候。”
嚴莊也建議打。
“打是要打的,但不能就這么打。
情況已經跟之前不同,史思明不會就這樣輕易罷手的。”
方重勇微微搖頭說道。
很多事情并不像嚴莊說的那般簡單。
他們之前是打算收拾李歸仁,而不是直接與史思明交手。如果幽州那邊軍情緊急,史思明一定會放棄李歸仁撤軍,走得一干二凈。
這一點并不難理解。
李歸仁是什么軍力水平,史思明又是什么水平,二者差太多了。
但是現在情況已經變得不一樣,鄴城也被史思明直接控制了。如果幽州有事,史思明很可能并不會干脆的放棄鄴城,只是不知道他會如何部署而已。
總而言之,這一仗的難度其實是提高了的。殺一個李歸仁,除了出口惡氣以外,又有什么用呢?
彰顯武德,那是要親手把李歸仁抓回來,以正典刑才行。
“不知官家打算怎么打呢?”
嚴莊疑惑問道,軍務不是他的強項,現在李筌又在樞密院辦出兵的事情沒來,一時間沒有人看懂方重勇想做什么。
“嗯,給史思明寫封信,感謝他抓住了人神共憤,喪心病狂的李歸仁。
再……送點金銀財帛過去吧,示弱一下,顯得我們很怕他。”
方重勇抱起雙臂,若有所思的說道。
“示弱?”
眾人異口同聲的反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