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抱真有些不滿的抱怨了一句。
話說得很直白,道理也是明擺著的。
畢竟嚴莊能想到的“借刀殺人”之計,李抱真也不難看到。現在吐蕃人就是一把刀,一把影響大唐內部局勢的刀。
誰被這把刀傷了,只能自認倒霉。
“如果我們不要關中,那么就只能縮回河東。河東地狹,我們又能支撐幾年”
看到李抱玉不說話,李抱真又補了一刀。
“你說的我何嘗不知道,所以現在我們是進退兩難了。”
李抱玉擺擺手,滿心憂愁就如這眼前的灞水一般,延綿不斷。
正在這時,一個親兵匆匆忙忙走來,對著李抱玉耳語了幾句。待對方說完,李抱玉只是微微點頭,對李抱真招呼了一聲,二人來到帥帳。
只見一個渾身是血的信使,已經因為失血過多而亡,腰間竹筒里,還有藏著一封求援信。
“局勢居然崩壞若此!”
看完信,李抱玉內心有些慌亂,自言自語道。
信是高仙芝寫的,內容也不難猜,就是向李抱玉求援,讓他帶兵支援河西。
在信中,高仙芝告訴李抱玉:如今河西五州已失其四,唯有最西面的沙州還未被吐蕃人攻占,正在拼死抵抗。河西五州軍民,不少人逃難至此,其中亦是有涼州安氏的人馬。
“兄長,我們若是去了,要贏……只怕很難。”
李抱真看完信,喃喃自語說道。
他原本是主張帶兵打回涼州的,但看到這封信,反而改了主意。
之前,他和李抱玉都不知道河西的情況。如果河西只是涼州丟失,那么局勢尚且還有回旋的余地。
可是河西五州已失其四,唯有最西面的沙州還在抵抗,那么再從關中調兵,幾乎等同于獨自抗衡吐蕃軍的主力。
仗不是這么打的。
李抱真雖然沒看過《葫蘆娃》,但是葫蘆娃救爺爺一個一個去送的套路,他還是明白的。
這一趟,不能去,去了就是送死!
李抱玉沒說話,顯然也是猶豫不決。
他們打吐蕃人,無論輸贏,都是在損耗自身的實力。到時候汴州那幫人就直接入關中摘桃子了。
退回河東,把爛攤子留給李寶臣,李抱玉等人尚且還能自保。
只是,不甘心吶!這真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當然了,理論上說,他們也可以和李寶臣聯手對付吐蕃人。只是,誰有那么大氣度,跟正在打得你死我活的對手和解呢
就算李抱玉自己不介意,難道李寶臣就沒有他的小心思嗎
人心詭譎,難以揣度,通常兩軍對壘,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對手的心思。
這一刻,李抱玉已經萌生了退兵的想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