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趕走了吐蕃人,那么無論是河西還是河東,又或者是淮南,都遠遠強于鳳翔府!這些地方隨便在哪里選一州,安置李寶臣的部曲都行!
可是鳳翔府,那個時候就是雞肋一般,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不僅經濟條件很一般,而且也沒辦法跟從前那樣沾長安的光了。畢竟,經濟中心轉移到汴州,是瞎子都看得到的事情!
鳳翔府是長安的后背,長安沒落,意味著鳳翔府也會跟著沒落。
但如果趕不走吐蕃人會怎樣
那樣的話,鳳翔府就是抵抗吐蕃人的最前線。這意味著什么,相信任何打過仗的人都會明白。
方重勇將李寶臣安置在鳳翔府,實在是……很微妙的一步棋。關鍵是李寶臣還說不出什么來。
你現在就在鳳翔府,所以我將你就地安置,這很合理吧
李史魚也感覺很“合理”。當然了,是很符合平日安置兵馬的習慣,卻不符合李寶臣的利益!
“官家,這些年,我主在關中得罪了不少人。若是落戶鳳翔府,只怕是……”
李史魚有些為難的說了一句。
“這樣啊,你說的也不無道理。
那這樣吧,李寶臣以前不是修道嘛,以后就繼續修道,將節度使之位讓與其子,不管是哪個兒子都好吧。
既然已經修道,那便不再涉及世俗之事。若是將來誰想借機報復,本官替李家做主。
此外,李寶臣若是肯出兵對抗吐蕃,則是有功于國,朝廷會頒發丹書鐵券。將來其后人若是犯法,除非是造反的大罪,其他的都可以免死。”
方重勇擺擺手道,似乎并不覺得李史魚的問題是個大問題。
李寶臣在鳳翔府當節帥,會和曾經的仇人起沖突
那不當節帥不就好了嘛,又有什么為難的呢。這等同于人死債消,將來誰要是還找麻煩,那就是不把汴州朝廷放在眼里了。
再說了,李寶臣不是以前修道過嘛,現在繼續修道,也并無不可呀!
方重勇的話,讓李史魚都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表面上看,這些有的沒的,全都是廢話,完全上不得臺面。但實際上,這其實是一種“服從性測試”,不能省略。
李寶臣如果愿意讓位,愿意去修道,把節度使的位置讓給其子擔任,那么足以證明投誠的誠意。
有誠意就好說了,其他的都可以談。
如果不同意,那么足以說明對方有其他心思。既然如此,方重勇便認為覺得寶臣大帥依舊不著急。
不著急也行,那就讓吐蕃人敲打下,看他急不急吧。
“官家,您說的,我們都答應了,請盡快出兵關中。”
一直沒開口的李惟誠,忽然開口插話道。
李史魚有些不滿了看了李惟誠一眼,卻沒有多說什么,似乎是默認了對方的說法。
“哈哈哈哈哈,好好好,既然這樣就好說了。”
方重勇大喜,連忙給面前二人倒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