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4章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方重勇這次強力堅持天子李琦掛帥出征,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陽謀。即便是李寶臣和李抱玉等人洞悉了圖謀,也改變不了什么。
本來,就是大大方方給這些人看的,不需要藏著掖著。
這是在給各路軍閥一個臺階下,他們“投降”的是大唐正統,而非是方清本人。所以在心理上便沒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地方。
站住這個大義,李抱玉等人就必須要做出選擇:你是想當反賊自立,以至于連老家都不顧,還是要回歸到朝廷的旗幟下,反攻河西,奪回涼州
這是把李抱玉架起來烤,也是給他遞了個梯子。識趣的就趕緊順著梯子下來,要不然摔死了可別怪他人!
所以面對辛云京的質問,李抱玉只能勸說眾將,說是事關重大不能不慎重考慮,但絕不會投降吐蕃!希望麾下各部將領稍安勿躁,三日之內必有決斷。
聽到李抱玉信誓旦旦的保證,眾將這才散去。只是走的時候每個人臉上都面色凝重,心事重重的樣子。
等眾人走后,李抱玉這才長嘆一聲,對李抱真抱怨道:“吐蕃大軍壓境,軍中人心浮動,要如何破局莫非真要聽方清的調度,交出赤水軍的控制權嗎”
聽從汴州朝廷指揮,打回河西,這對李抱玉來說是沒有什么心理障礙的。他們家本就是世代生活在涼州,要不然也指揮不動赤水軍,趕走吐蕃人是應有之義。
但將赤水軍的指揮權交給方清,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赤水軍是河東軍的絕對主力和絕大部分精銳,沒了赤水軍,他們就只剩下這幾年在河東地區招募的一些團結兵了。
其戰斗力跟赤水軍這種建軍超過百年的老牌勁旅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換言之,投靠汴州朝廷的話,他們雖然依舊是一方大員,但實力已經不足以掀起風浪,只能泯然眾人而已。
李抱玉不甘心吶,這是打斷了涼州安氏的脊梁!他們以后會被方清隨意拿捏!
可是,現在博弈的核心本身就是:你投靠我,要有誠意才行!
什么叫誠意
你甘心被我拿捏,然后我選擇板子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一笑泯恩仇,這才叫政治利益交換,這才叫有誠意。
否則,你手里還有赤水軍這張王牌,是不是還想著其他事或者是有別樣心思
這些政治上的彎彎繞繞,李抱玉沒法跟麾下那些將領們說。畢竟,立場不同,對同一件事的看法就很可能截然相反。
“兄長,方清應該還會派人來此,而且應該就是近期,我們不妨先等兩天再說。
至于軍中將領,我私下里一個一個去說。”
李抱真低聲建議道,除了辛云京這般的刺頭,其他人的立場其實并不堅定。
那辛云京為什么要當刺頭呢
因為辛氏老家蘭州,剛剛淪陷,他心中非常焦急。而且辛氏同樣是河西大族,其子弟廣泛分布于開元時期的河西諸軍之中。
換言之,辛氏可以說是漢人出身的“涼州安氏”,與涼州安氏在很多方面高度重合!
如果說河西五州一定要找一家跟朝廷對接的家族,那么辛氏在很多方面亦是可以取代安氏。世上本就沒有無緣無故的仇恨,只要涉及到了關鍵利益,親兄弟和生養父母也能反目成仇!
更何況辛云京和涼州安氏過往走的就不是一個路子,其人脈與關系網,并不完全重合,各自有各自的利益與人脈。
辛云京借機發難,其動機非常單純,就是為了爭奪赤水軍的主導權!典型的屁股決定腦袋。
“辛云京此人留不得,不如……”
李抱真伸出手,做了一個劈砍的手勢。
李抱玉搖搖頭道:“不可,辛氏在赤水軍中頗有人脈,貿然動手卻無合適的理由,容易引起動蕩。吐蕃人在側,我們亂不得。”
“唉!”
聽到這話,李抱真一聲長嘆。什么叫“內憂外患”,現在這樣的情況,就是內憂外患!
“兄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三日之后,直接派人捉拿辛云京,就說他是吐蕃人的內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