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載一直覺得,他到了汴州以后,就是典型的鴻運當頭,升官擋都擋不住的那種。現在一看,果不其然。
樹挪死人挪活,古人誠不我欺啊!
一行人來到新豐驛東面的大營,只見大營內的丘八已經列陣,刀盾兵在前,弓弩手在后,沿著木柵嚴陣以待。
辛云京的兵馬,隔著木柵與他們對峙,雖然沒有起沖突,但劍拔弩張的氣氛卻一點也不虛。
“這是康承奎的部曲,其父康太和開元年間擔任過赤水軍軍使。康承奎是其長子,在赤水軍中多年,頗有人脈。
他們是昭武九姓的人,但不是李抱玉的嫡系。”
辛云京湊到元載耳邊簡單扼要的介紹了一下。
同為昭武九姓,康氏肯定是涼州安氏的支持者,相對于辛云京而言。只是,支持者不代表鐵桿,康氏與安氏同為歸化后的昭武九姓,后人很多也搬到長安做官了。
某種程度上說,跟李抱玉一家是競爭關系。
元載在心中稍稍揣摩了一下,就已然明白,康承奎是可以爭取的。
他手中高舉著節杖,緩緩朝著營門走去。
元載一邊走一邊高喊道:
“某是朝廷派來與李抱玉聯絡的使節,得知李抱玉暗通吐蕃人之后,受朝廷之命抓捕私通吐蕃的逆賊!
如今李抱玉李抱真二賊已經伏誅,首級在此。某手中還有朝廷的書信與信物為憑,請打開營門,放元某入營接洽!”
一個手無寸鐵,穿著緋色官袍的文人,自然不會是什么套路。很快,康承奎部營門洞開,一個留著大胡子的將領,在親兵的護衛下非常謹慎的走出大營。
他只是簡單的對元載抱拳行了一禮,距離元載一步半的距離。之后卻是站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說。
“官家書信與朝廷公文都在此,請過目。”
元載將手中的信封遞給那位大胡子將軍,后者幾乎是一字一句的看完,最后才松了口氣。
“康承奎拜見天使,事發突然康某不知狀況如何,禮數不周還請天使見諒。康某這便打開營門,令軍士回軍帳待命,撤去軍陣。”
康承奎對元載抱拳行禮道,將書信還給了元載。
書信可能是假的,甚至是臨時偽造的。眼前這位使者也不一定是真的,說不定是辛云京派來的“演員”。
但是元載身后那個親兵,手里提著的兩顆人頭,康承奎卻是認識的。那就是李抱玉和李抱真的人頭!
不管辛云京是打的什么主意,此時此刻,他都已經得逞了。現在再去追究他該不該兵變,李抱玉有沒有罪孽,都已經毫無意義。
辛云京兵變成功,接下來,就是要好好站隊,然后爭取自己的利益了。
對此康承奎一點也不糾結,更沒有為李抱玉兄弟打抱不平的想法。
已經死透的人,就該乖乖的在地上躺好閉嘴!
已經做熟的菜,就該在盤子里安靜等待上桌!
康承奎活了這么多年,最重要的人生感悟,就是不要把時間和精力在無聊的事情上面,更不要在無聊的人上面。
李抱玉死了,他輸了,這就是原罪!
這一頁翻篇,那么再看下一頁即可,李抱玉他們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
搞定了康承奎,元載壓住內心的激動,安撫了對方一番,替方重勇許下絕不會清算赤水軍原將領(不包括涼州安氏派系)的承諾后,康承奎便順勢派出精兵,與辛云京的兵馬合兵一處,聽從其指揮調遣。
元載又在辛云京的帶領下來到另外一處營地,繼續重復之前的操作。
……
一人雙馬奔襲百里,對于方重勇來說,就跟家常便飯差不多。他本身就是上馬領兵的那種將領,而不是后方指揮的文弱書生。
大幾十公里的路程,灑灑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