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意了,沒想到李寶臣之前贏得太過偶然。鳳翔府的防御,實際上千瘡百孔,是李寶臣以攻代守,給了吐蕃人鳳翔府固若金湯的假象。
現在吐蕃人調轉槍頭從這里進攻,該漏的時候還是會漏。之前在鳥鼠山伏擊,可一不可再,該補賬的時候還是得補上。”
李筌無奈嘆了口氣,也算是明白了目前他們所面臨的戰局。
現在的局面,吐蕃軍和汴州軍可謂是兩路交戰,哪一路都不能松氣。
主力對主力,偏師對偏師。
達扎路恭親自帶兵走鳳翔府,跟方重勇掰手腕。而納囊赤托杰則是把車光倩的兵馬拖住,不讓他支援長安。
“本官已經讓王難得帶兵回撤到武功縣,把吐蕃人引誘到長安城下來打,你以為如何”
方重勇詢問道。
要么就不打,要打就來長安打,不得不說,李筌很是欽佩方重勇的氣魄。不是隨便什么人都能下這樣的決心。
類似的情況已經超脫了戰略戰術的范疇,涉及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譬如說,當年巨鹿之戰前,項羽所面臨的情況,絕對是很不利的。就算司馬遷有吹牛的成分,項羽以弱擊強絕對可以確信沒有說謊。
要是按照正常的戰略戰術部署,很顯然應該把秦軍拉扯到淮南淮北這里打。渡河莽到河北作戰,從常理上說,是極端危險的。
可是,項羽就是贏了,贏在了破釜沉舟的氣魄上。
所謂主將,很多時候要打贏對手,除了冷靜的頭腦外,還需要有過人的氣魄。
安全的辦法,當然是層層阻擊,像車光倩之前對付吐蕃人那樣。可是長安以西的情況,還是稍稍有些不同。
汴州軍剛剛跟李寶臣的兵馬換防不久,跟異地作戰已經沒有區別,所謂布防也是做做樣子。
這個時候繼續西進,在前方部署防線,跟來勢洶洶的吐蕃人的針尖對麥芒,那就有些托大了。
一旦敗了,那些敗兵想撤都很難撤回來。
還不如故意露一個破綻,讓吐蕃人繼續深入,繼續西進,直到他們抵達長安城下,然后在僵持中后勤崩潰!
在達扎路恭看來,長安非守不可,是方重勇身上的一個巨大包袱,政治意義巨大。
但在方重勇看來,長安就是戰場,是給吐蕃人挖好的墓地,就算打爛了又如何
這座城池,才是限制吐蕃人用兵的好地方!
“官家,下官以為,讓王難得撤回來,與中軍合兵一處,確為上策。
只是,此戰若敗了,官家前些年積累的人望與威信,恐怕也會蕩然無存。
事情真的被逼到這一步了嗎”
李筌嘆了口氣詢問道。此刻他已經知道自己作為“謀士”,不如方清這位“主公”的地方在哪里了。
輸在了決斷的氣魄上。
在方重勇看來,讓關中百姓看看汴州軍,是怎么在長安城外,將吐蕃人打得丟盔棄甲的,這正是擺開戲臺子唱大戲啊!想找這樣的機會當真是不容易,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贏了,三軍氣勢如虹,一個新朝廷就如旭日東升一般,足以打消所有質疑。李承宏之流,便如跳梁小丑一般可笑。
可要是輸了,那就是丟大臉了。將來汴州軍要是再想進關中,可就未必如這次順利,指不定會出什么狀況。
當然了,方重勇現在也是沒有什么選擇。與其倉促派兵,在雍縣附近和吐蕃軍決戰,還不如把兵馬撤回來,在長安以逸待勞。
“你走一趟鳳翔府,去吐蕃軍大營,告訴達扎路恭:我已經在長安西面不遠的香積寺,布下了十面埋伏。他要是條漢子,就帶兵來這里跟我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