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帥旗永不倒
八月中,達扎路恭帶兵離開了陳倉縣,一路向東,抵達武功縣。武功縣的治所是大城,城中百姓甚至當地的關中天龍人家族,都被朝廷派出的人,動員起來守城了。
為了對抗吐蕃人,方重勇定下了所謂“以點帶面,守而不戰”的策略。把來不及疏散到長安的關中百姓,集中于縣城之中。讓本地關中天龍人和他們的仆從領銜守城。
只要吐蕃人不攻城,這些人就不必有什么行動。一旦吐蕃人分兵攻城,茍住一個時辰就行,放狼煙求救。銀槍效節軍則會派出騎兵突襲吐蕃人的攻城隊伍,打完就跑!
這樣一來,達扎路恭如果大軍圍城,勢必會拖慢腳步。
然而,如果他分兵,分出來的這部分兵馬在攻城的時候非常脆弱。被汴州軍騎兵打悶棍的話,那就沒法玩了。
剛開始的時候,達扎路恭就選擇分兵圍城,主力繼續東進。結果白天攻城不克,晚上就被銀槍效節軍的騎兵沖了大營,死傷慘重。
眼看占不到便宜,分兵又會被攤薄兵力,因此達扎路恭作出了一個大膽的創舉:將每一百名騎兵歸為一隊,每天在關中平原各處游蕩,見到唐軍運糧的隊伍就截殺。
這些被外放出來的吐蕃軍,每一隊騎兵都相距不遠,彼此間狼煙傳信。一旦遇到汴州軍的人馬,立刻聚攏過來圍殲,打不過就直接跑路!
至于吐蕃軍步軍,則全部合兵一處,每日白天行進晚上扎營,緩慢向長安方向推進,以此來對抗方重勇布下的“空間換時間”之策。
壓根就不圍困那些孤零零的縣城。一時間,長安西面各縣城皆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吐蕃人確實沒有圍城,可是城內的軍民一旦出城,就會被吐蕃騎兵截殺,實際上跟被圍也區別不大了。
如此一來,各城之間的小股守軍不能匯合,反而是將唐軍這邊的兵力攤薄了。
關中的酷暑雖然讓達扎路恭白天腦子昏昏沉沉,根本無法靜下心來想事情,但卻沒有妨礙這位吐蕃軍主將指揮若定。
他很懂漢人的那句古話:君子引而不發,躍如也!
很快,負責和關中天龍人家族對接的顏真卿,就被前來抱怨和訴苦的人,吵得腦袋都大了幾圈!
夏季過完就是秋收,現在關中以西各縣百姓都不得不集中于縣城之內,等秋收之時,田里的莊稼誰去收割呢
要知道,關中的各種災荒,確實對普通人影響很大。然而家大業大,土地阡陌的關中天龍人,他們可是不斷在收攏佃戶正常種地的,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慘。
不擁戴吐蕃人沒問題,朝廷處置李承宏的親眷和家族,關中天龍人亦是看到了投靠吐蕃的下場,誰要開城投降,都得仔細掂量掂量后果。
可是讓不讓他們收割莊稼,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無奈之下,顏真卿只好找到方重勇,說明了現在他們所面臨的情況。其實不需要他去催,方重勇也察覺到了,吐蕃人改換了打法。
“官家,這是吐蕃人的反客為主之計,不理他們就對了。”
長安都亭驛的臨時書房內,李筌指著地圖上標出的圓圈,對方重勇建議道。
“嗯,你繼續說。”
方重勇微微點頭,抱起雙臂看著地圖,并沒有發表意見。
吐蕃人不可能上來就直接決戰,就和老虎撲向獵物之前,也會反復試探一樣。之前吐蕃人試著攻城,夜里被銀槍孝節打了悶棍,達扎路恭就改換了打法。
吐蕃人不圍城了,那么自然就不存在所謂的“解圍”。
達扎路恭將“圍困”城池的部隊,從圈住城池的步軍,變成了四處飛跑的騎軍,讓汴州軍失去了截殺的目標。
如果方重勇要對抗這一手,就只能派出同樣規模的騎兵,以類似的辦法捉對廝殺。這約等于是和吐蕃軍互相消耗,實際上正中達扎路恭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