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布局學術
狩獵從第二天開始是自由活動,眾人不再是以家族為單位,而是與親朋好友一起組隊。
這時身邊沒有外人,十分適合密談,不知有多少利益交換和陰謀詭計在落光了樹葉的森林中形成。
腓特烈想和瑪利亞一起去打獵的,沒想到這小姑娘當起了老板娘,做起了乘坐熱氣球的生意。
升空5分鐘,收費10弗羅林,排號排到了狩獵結束后好幾天,忙得利勃海爾他們腳不沾地。
腓特烈覺得無所謂了,只要瑪利亞開心就好。
在第三天,一位意外的人邀請他一同去打獵。
打獵是假,兩人找了個溪水旁的草地,讓人隨便烤些肉,在折疊躺椅上悠哉地躺著,說起了正事。
“你終結了一個時代。”貝歇爾深深地嘆了一口氣,臉上有些黯然,雙眼比死魚差不了多少,看不出一位法神應有的驕傲與自信。
“我做了實驗。”他平靜地說道,“我在密閉絕熱的罐子里裝滿了水,罐子內部有隔板,然后啟動了里面的漩渦術,后來又用了龍卷風術。”
“水和罐子、隔板摩擦,在沒有燃素、沒有火元素的情況下,水的溫度升高了。”
“燃素學說終結了,無數人數百年來的研究都成為了泡影。”
“我把論文給了魔法雜志,請他們在今年的12月發表,舊時代就讓它在今年結束吧。”
腓特烈的表情沒什么變化,這事還得從他寫了那本力的三種性質與物體運動的能量以及我們為何站在大地上的猜想說起。
他當時沒有接觸到學術前沿,不知道當時還就行燃素說,在“物體運動的能量”也就理所當然地把一堆課本上的能量轉化實驗寫進去了,其中有機械能轉化為內能的實驗。
這些實驗對普通人來說突出一個好玩,但在貝歇爾等研究燃素學說的學者眼里猶如烏云劈下閃電。
燃素學說一開始源自于萬物元素學說,學者們認為世間萬物都是魔法元素組成的,燃燒的本質是火元素的釋放。
在煉金術發展,先是發現了一些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中沒有魔法元素的痕跡,而且無魔法元素物體也能燃燒,這時存在于物體中的燃素代替了火元素。
貝歇爾等人認為,復雜的物體燃燒后變成了簡單的灰燼,說明燃素的作用類似于釘子和膠水將簡單的物質粘合成復雜物質,燃燒的時燃素脫離,復雜物質就散架了,灰燼相對于物質燃燒前減輕的重量就是燃素的重量。
那么為什么物體會被點燃燃燒,他們的解釋是一種物體所含的燃素是有上限的,當燃素超過臨界值的時候就會引起燃素脫離的連鎖反應。
用物體點燃另一個物體就是證明,從一個物體脫離的大量燃素進入了旁邊的物體,旁邊物體中的燃素過多超出臨界值導致燃燒。
有時候一些物體燃燒時的火苗點不燃某些物體,只能加熱,他們的解釋是溫度高低是燃素多少的體現。燃素越多溫度就越高,一個物體所能承載最多燃素而不燃燒時的溫度就是物體的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