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完就轉身離開了,只留下一個背影,還有“野獸字面上的意思派”的誕生。
腓特烈走到另外一條街,就在一個賣明信片的攤子旁邊停了下來。
這些明信片都是簡單的卡通化的花草和動物,看起來很明快,繪畫用的不是較為昂貴的顏料而是便宜的染料。
更重要的是,圖案的表現形式超出了這個時代不知道多少年。
“你的微信號多少”腓特烈用中文問明信片的作者。
作者是個瘦弱的姑娘,穿著的裙子有好幾個補丁,她的眼中沒有驚訝和欣喜,反應就像是普通人聽到老外用外語和自己說話一樣。
她小心翼翼地問腓特烈“先生,你會說本地話嗎”
腓特烈自然會,奧斯馬加帝國的語言和萊茵聯盟幾乎一樣,就是口音有點區別。
他用本地話問“你這些明信片是怎么畫的”
這些明信片上都是像素畫,圖案是一個個格子組成的,這個年代首見。
那個姑娘有點緊張地說道“我拿不了筆,只能用木條來印。”
她說著伸出雙手,左手只剩大拇指和小拇指,右手只有中指和食指,手上還有一點燒傷的痕跡。
腓特烈認真地對她說“你愿不愿意去韋森堡城你的畫很適合用在十字繡、毛衣之類的地方,也可以嘗試版畫印刷,可以向工廠賣你的設計。如果你愿意去我可以給你寫一封推薦信,資助你一筆路費和了旅費。”
姑娘驚訝得張了張嘴,這種天上掉金磚的事情自己是沒想過的。
她猶豫了一會后說“這個我還要和家里商量一下。”
腓特烈點頭說道“那好,如果你想去就到甘泉宮找我,我是腓特烈馮韋森,說我的名字他們就放你進去了。”
這姑娘是本地人,自然知道甘泉宮是什么地方,一時間雙眼瞪得大大的。
旁邊的同行們羨慕地看著那姑娘,又一個得到大佬提攜幸運兒。
腦瓜子還算靈活的不禁在想,要不要自己也跟風改行
“咚”
不遠處傳來跌倒聲,有個年輕仔暈倒了。
不用想都知道,作品沒人買,餓到撲街了。
腓特烈拉住一個路人,給他幾個銅板,去街的另一頭買碗燕麥粥回來。
那個撲街作者坐在地上咕咚咕咚幾大口就把粥喝完了,緩了緩,晃晃悠悠地站了起來。
他對買粥回來的路人鞠躬說道“謝謝。”
路人指著一旁的腓特烈笑著說“你不用謝我,錢是他出的,我只是跑腿,現在還要把碗還回去。”
腓特烈正在研究著這位撲街作者的作品,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
這位老兄的畫以大型建筑物為主,少數是風景畫,畫得很準確,但是畫面偏暗,像是照片,缺乏一些想象力。
問題是現在的普通人喜歡的是明亮的風景畫,他畫得偏暗沒人喜歡。
大型建筑物的畫則是貴族才需要,例如在帝都的宅邸里掛自家的城堡畫像,在城堡里掛皇宮和自己工作的貴族院、戰爭部等地方的畫像,他們會到維恩城的藝術學院找更好的畫師。
所以這老兄的畫就賣不出去了,只能撲街。
腓特烈轉頭對他說“如果你可以把畫面畫得明亮一些,我倒是可以給你介紹個好工作。”
他想到的是設計院的效果圖,這老兄的繪畫貴在準確,正好可以去畫給甲方爸爸看的效果圖,也算是為土木事業添磚加瓦。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