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教育孩子的好東西
今夜的村莊頗為喧囂,怒火與哀嚎成為了主旋律。
在獨手家門前,有個蹭車隊的行腳商人拿著幾捆硬膠做的衣架向牧羊人推銷“這位先生,你這么打手會疼的,不妨試試這個衣架。”
牧羊人沒理她,行腳商人繼續說“你可別小看這衣架,它不只是拿來曬衣服那么簡單。”
“普賽可大師知道吧,她是韋森老板的老師。為什么韋森老板那么聰明,就是因為韋森老板從小一犯錯她就用衣架打韋森老板,打著打著韋森老板就越來越聰明了。”
牧羊人有點動搖了,不確定地問“你說的是真的”
行腳商人很肯定地說“這事哪能有假,伱知道這事是誰說的嗎”
牧羊人搖了搖頭。
行腳商人問他“奧斯馬加帝國知道吧”
牧羊人點了點頭,有不少人去過那邊當雇傭兵,知道這個國家很大很厲害,西邊伸出來一條手指就有赫爾維蒂聯邦那么大了。
行腳商人神秘兮兮地說“這件事是奧斯馬加帝國的皇室法師團里傳出來的,法師老爺們是什么人啊,他們說的會有假我要是敢亂說他們會放過我”
“我和你說,這個衣架越早用越好。”
牧羊人信了,但是有些為難地說“我家里沒銅子了,用奶酪和你換可以嗎,我要兩個。”
村子里基本上可以自給自足,牧羊人家里出產的只有奶酪和偷偷捋的地主階級的羊毛,糧食衣物這些都是和村里人以物易物,基本上用不到錢。
行腳商人做出很為難的樣子,最后一咬牙,說道“行吧。”
“要不你賣四個吧,你和你婆娘一人一個,韋森老板不是常說兩用兩備,再買兩個備著。”
韋森老板在一旁黑著臉看著這個行腳商人賣出了二十多個衣架,換回不少奶酪、羊毛線團和蘿卜干。
腓特烈回憶了很久,好不容易想起當年在安斯巴赫城的時候普賽克是買了衣架說要拿來揍自己,旁邊就是奧斯馬加皇家法師團的蓬蒂甘和她帶出來游歷的特蕾西亞。
腓特烈也明白了,為什么去年在維恩城的時候想和蓬蒂甘敘敘舊而人家卻說不在家,當時以為是自己的名聲問題,現在想來是她可能以為自己是要算這個賬。
有人哭也有人笑,有個孩子笑哈哈地走出來,手里拿著一根棒棒糖,看樣子是獎品。
周圍挨打的孩子哭聲更響亮了。
腓特烈也了解了一些情況。
這位獨手有些學外語的天賦,早年走南闖北學了周邊幾個國家的語言,在韋森州上過夜校掃盲班。
他前些年買了不少配圖的識字課本回來給周圍幾個村的人,先教音標,不在的時候讓他們自己背單詞。
等有人說話說利索了,例如牧羊人的女婿,就推薦去自己小舅子的施工隊干活。
這種教學方法自然效率不高,但總比沒有的好。
這個村子的孩子是第一批挨打的,隔壁村子的孩子明天過來。
那個行腳商人很郁悶,明天就得跟著車隊走,不然衣架就能在這里賣完了。
腓特烈看了一會就回住處休息,明天一早還要趕路。
房子里的壁爐燃著火,桑娜的外套掛在壁爐前的架子上,箱床的門半開著。
腓特烈提了幾個水桶到外面打水回來準備擦擦身子和洗衣服,脫下外套的時候桑娜從箱床里出來,身上穿著秋衣秋褲,紅著臉問“要我幫忙嗎”
“不用了。”腓特烈搖了搖頭,“我自己可以了。”
他說完之后開始脫下自己的衣服。
“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