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我們不止賣木頭
現在報紙和雜志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物,光是在韋森堡城,就可以買到韋森公國的韋森日報、韋森州的韋森晚報和韋森堡城的韋森時報,分別對應公國、州和城市三級。
除此之外,還有民辦的白鸛時報、韋森科學學會辦的科學雜志和橡樹城神學院辦的聆聽雜志等出版物。
韋森州外主要城市也有自己的報紙,同時發展起來的還有書籍出版,各種書籍開始在民間傳播開來。
腓特烈這邊賣設備、紙張和油墨賺得盆滿缽滿,同時出售的都是落后的產品,韋森州這邊可以依靠質量優勢賺取高額利潤。
現在大家都知道造紙需要木材,森林海洋里主打一個什么不多就是樹多。
“如果閣下能把鐵路修到我的領地,我保證出售的木材價格可以比世面上少一成。”
做出保證的是依凡馮卡特菲德男爵,她去年和表姐妹伊馮娜馮卡特菲爾男爵爭奪外公的領地繼承權,兩姐妹想色誘腓特烈獲取支持,結果腓特烈誰都不幫,讓她們結婚了生了孩子聯姻繼承領地。
現在卡特菲德男爵已經結婚,據說上門夫婿曾是弗蘭肯公國的騎士,弗蘭肯公國覆滅后到森林海洋地區討生活時被看上。
只是這樣的話腓特烈聽多了。
最近幾天他每天接連來入伙易北河公約組織的貴族,早上四個下午四個,每個獨自談話一個小時。
來自森林海洋的貴族們在報紙上看到關于鐵路網的新聞后大受鼓舞,但是家里拿的出手的資源并不多,紛紛推銷木頭,個別能推銷些礦產和獵物,甚至還有香腸。
卡特菲德領的面積約四百平方公里,就算是全部當成林場,按500噸的海船需要約016平方公里的樹林,能產出的木頭可以造2500條船,一條船的材料費約100弗羅林。
然后沒了,領地里沒有超過膝蓋高的樹了,還想造船等100年后樹長成吧。
平均一年收入2500弗羅林的前提還是那些樹都是能造船的橡木,實際上絕大部分木頭只能做普通家具甚至柴火,有個兩三百弗羅林就不錯了。
而且腓特烈現在對那邊的木頭不感興趣,倒不是為了環保,主要是自己領地里森林就有不少,接下來要開荒還會砍不少樹,木材加工廠的產能增加還需要時間,短期內本地木頭基本上夠了。
腓特烈說道“最近兩三年間我不需要進口木頭。”
卡特菲德男爵馬上說“我的領地里不只有木頭。”
“我的丈夫研究過韋森州的林場經濟,認為領地里有的森林可以作為經濟林,大部分種植成材時間短的楊樹,小部分種植幾十年后成材的橡樹和山毛櫸樹。”
“還有的地方山勢比較平緩,可以開發成果園,種植蘋果、櫻桃、醋栗等水果,還可以開罐頭廠。”
“剩下的地方可以林下種植藥材,也可以林下養殖雞和羊。”
腓特烈頗為驚訝,這些天里還是第一次有人提出經營方案的,而且說得像模像樣。
“你真是找到一個好丈夫。”他不禁贊嘆,“你叫上他來這里吃個晚飯,我們可以好好聊一聊如何經營領地。”
卡特菲德男爵頓時雙眼發亮,外公家的領地現在還沒決定歸屬,只要韋森大公示意一下就沒有懸念了。
現在他要請自己一家吃晚餐,這是其他貴族都沒有過的待遇,如果接下來不請另外那位的話,外公的領地就穩了。
腓特烈沒想這么多,只是覺得她丈夫的想法很好,如果其他貴族也能這么經驗領地,不是只想著砍樹,這鐵路就有建過去的價值。
接下來兩人又聊了一會易北河公約的相關條款,這些條款對他們這些小貴族來說很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