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施工到現在有一百二十三人因為高空墜物砸到頭部受傷,其中十八人傷勢嚴重,如果不是有安全帽,估計會有超過三十人死亡。”
艾流德最終還是戴上了安全帽,在攙扶下走進腳手架下的安全通道。
這個龐大的腳手架幾乎是堆砌材料,底部是從北方進口的最為結實的木頭,拿來造船都足夠了。
這可花了不少錢,腓特烈已經做好打算,這個工地里用過的木頭全部用來制作教會相關紀念品出售,大到放圣典的匣子,小到木頭念珠,都有編號和證書,肯定能大賺一筆。
高塔采用核心筒設計,鋼筋混凝土的方筒支承著內外結構,頂部平臺是玻璃房,防雨,在一樓抬頭時就能看到黑暗中的那點光明,在外面看會反光。
不過現在還是施工期間,中間每隔20米就有一道防墜網,頭頂的光芒被擋住了。
核心筒內部有一圈樓梯環繞直達160米高處的平臺,一邊是墻壁,另一邊是16米高的鋼柵欄,上面涂著一層防銹的史萊姆膠,正好1024級,代表著這座教堂是腓特烈在1024年開始計劃建造的。
艾流德剛走兩級樓梯,發現樓梯旁邊墻壁的陶瓷磚塊上凹下去的地方都是字,不禁伸手過去摸了一下。
腓特烈在一旁解釋“這座教堂的資金來源是出售一批專門的圣典,各地教堂會把購買者的名字記下,送到這里后刻在墻上紀念。”
艾流德點頭緩緩說道“有心了。”
教堂為出資著刻名紀念歌功頌德是傳統做法,誰都沒想到腓特烈居然把全部人的名字都刻上了。
跟在后面的主要嘉賓們嘖嘖稱奇,安娜好奇地問腓特烈“我的名字刻在哪里”
腓特烈有點為難地說“名字是按時間和地區送到陶瓷廠加工的,要翻記錄才行。”
“現在才裝了一小部分,還有很多沒裝。”
韋森公國的陶瓷產業剛起步,這批瓷磚花了一年多的時間研制,正面的名字用的是活字印刷術的方法印上去,原料里加了骨粉,顏色奶白色。
一行人走到了約140米處,這里是一處比較寬闊的平臺,可以遠眺四方,不過現在被厚重的木頭腳手架遮擋。
從這里開始核心筒變小,樓梯在外面,墻上有不少向下傾斜的通風口,下一層核心筒的四角有四根混凝土柱子向上組成塔尖。
眾人拾級而上,來到核心筒頂部平臺,平臺周圍是三米高的玻璃房子。
玻璃房子的骨架是個鋼籠子,半米見方的特厚玻璃鑲嵌在上面,頂部一米是玻璃百葉,和下面墻上的通風口一起可以讓核心筒內的上升氣流排出。
這里有扇門,可以通向外面的平臺,混凝土結構上有小樓梯和掛安全繩的地方,以后可以走到塔尖進行檢查維護。
現在大家可以從腳手架上走到頂部的平臺上,眼前頓時豁然開朗。
有的人看到四周景象里時腿有點軟,不得不讓人扶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