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去開工廠吧
在這片土地上畜牧業是農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牛奶和羊奶是普通人重要的蛋白質來源,很多領主直接以奶酪征稅。
獲取乳制品的第一步是擠奶,這項工作并不輕松,擠奶工除了腰部和手腕勞損,衛生條件差還會帶來各種疾病,甚至還會被奶牛踢傷踢死。
據調查統計,超過的擠奶工患有甲溝炎,如果牛的身體有病毒,最常見的就是擠奶工的手、手腕和前臂會被感染,長出豆子大的紅包,嚴重時會發展成水泡或膿瘡。
索第亞在幫人管理牧場時也遇到了這些問題,農夫已經見怪不怪了,但是他以前就沒去過農場哪里知道,擔心被雇主罵,于是嘗試著去解決。
他在經歷了多次失敗,甚至弄死奶牛后,終于制造出一臺擠奶機。
腓特烈讓人牽一頭奶牛過來,讓索第亞開始演示。
這臺機器不大,放在一輛四輪小推車上,基本上是用現有材料拼湊而成。
機器主體是一口直徑三十多厘米的高壓鍋,索第亞能找到的方便打開與關閉而且密封的容器只有這個了。
鍋蓋上一根膠管子連著個打氣筒的進氣口,不少商人把打氣筒當做家用小型人力鼓風機賣,居然能賣得出去。
鍋蓋上還有四根連接奶牛出奶口的膠管子,管子另一頭是個圓筒接口,接口內部是外形匹配的史萊姆軟膠。
架子上的一個轉輪控制打氣筒抽氣,讓鍋里面形成負壓,就能把牛奶吸過來。
四根吸管穿過一個托盤,托盤兩邊有系帶,系到牛背上就可以讓托盤把接口固定在合適的位置上。
索第亞轉動轉輪,轉輪上的連桿控制打氣筒抽氣,高壓鍋里不一會就聽到了水聲。
腓特烈在旁邊看著不說話,索第亞解說和演示的時候不時點頭。
索第亞見狀越說越興奮,最后還說“如果把機器連接到蒸汽機上可以更輕松。”
腓特烈笑著說“小心把奶牛給吸干了。”
接著他讓農夫把另外一頭奶牛拉過來,索第亞指導農夫如何使用,這些農夫都是和奶牛一起落過來的。
只是那兩個農夫哪里見過這場面,一輩子見過最有權勢的人就是地主家的稅務官,照顧奶牛還好,和大老爺說話是萬萬不敢的。
腓特烈看見兩個農夫緊張得手抖腳抖,就說“你們兩個好好干,干好了獎勵你們每人十條面包、十根香腸,還有十個油封鴨腿。”
雖然獎勵金幣方便,但是懷璧其罪,會給農夫招災,還是獎勵食物好。
農夫們正準備把托盤系在奶牛腰上,急忙扔下手中的活,面向腓特烈,連連點頭。
索第亞看到托盤和管子掉在地上,有些心疼地說“你們不會把東西放好再回話嗎”
那兩個農夫馬上轉身向索第亞求饒。
腓特烈不再說什么了,讓他們專心工作。
兩個農夫磕磕絆絆的擺弄了好一陣子,終于搖動轉輪,高壓鍋里又響起了水聲。
實踐證明用這個機器擠奶方便多了,極大的減輕勞動強度,提高效率,得到兩位農夫的一致好評,市場前景廣闊。
腓特烈自己也試了試,對索第亞說“伱的這個發明很不錯,我給你寫封介紹信,先資助你4000弗羅林,安排拂曉商會的人帶你去韋森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