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問了詳細情況,無非是地頭蛇見不得外地人來發財,但自己又沒本事,私下里提起等外地人開發好了就搶過來之類的話。
這樣的沖突必然發生,以后肯定不會少。
腓特烈目前沒什么想法,想看看瑪利亞他們是怎么處理的。
聊天結束之后,腓特烈給了老扎克一枚金幣,算是買消息的錢。
隨后他帶著夠吃一天的包子,來到一家不起眼的旅館。
腓特烈抵達柑橘島后先是去拜見師娘,接著前往當年被麻翻打黑工的港口,第3師的部分士兵正在那里看守后勤物資,隨后故地重游來到獨眼巨人島。
他將自己的行程延后了四天向聯合水果公司發報,一來想暗訪,二來有些事情還沒最終考慮清楚。
腓特烈還沒想好南方的這些土地將來的定位,是作為殖民地開發,還是作為自身領土發展。
全面開發南方能緩解韋森公國的原材料供應緊張,這就需要不少人口,而萊茵聯盟的人口必須優先滿足韋森公國的基本盤,南方只能大量使用本地人。
一個地區屬于殖民地還是領土的一大區別是該地區的政府是否與國內政府無縫銜接,領土上地方政府的本地官員可到中央政府任職,而殖民地本地官員不能到宗主國政府中任職,例如偽滿洲國官員無法到日本本土擔任官員,港英政府的華人官員不能到英國本土當官。
在當前時代,如尤金等外國人在外國政府擔任要職司空見慣,韋森公國政府里從高層到基層公務員沒少公國外的來人。
問題是,腓特烈這些年來一直在搞民族主義覺醒,以此凝聚人心,同時打破原有的封建附庸關系。
萊茵聯盟和易北河東部是他未來遠期規劃的地盤,甚至捏著鼻子將波希米亞地區也劃進來,這些地方的人是他的基本盤,還有背靠背的奧斯馬加帝國,這里的人進入政府沒有問題。
如果這時候有大量萬里之外的外族人進入韋森公國政府體系,原有的民族主義理論不太好解釋,會造成思想上的混亂。
要解決這個問題,那得是版本升級到階級敘事后的事情了,資本家不會因為你是同族就減輕對你的剝削。
這件事背后有很深的政治因素,處理不好,開發好的地區反而會成為傷身的膿包。
腓特烈最糾結的地方,從理性角度來說,將這些地方作為殖民地是合適的。
但在感性上,他還是過不了心里的那道坎。
折中一下就是代理人政府,但是代理人也會有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會養虎為患。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
現在韋森公國的人口無法承擔起大量的軍隊,此次北方突發戰爭就使得韋森軍兵力捉襟見肘。
將來很長時間里腓特烈要將注意力放在北面,沒法騰出手來支援南方,軍事力量無法形成有效威懾則,很多工作不好展開。
盟友就算了,大家因為利益而聯手,也能因為利益翻臉,不能將期望全部寄托在盟友身上。
瑪利亞他們在做一場說走就走的生意,但所有人都沒有考慮深層次的問題。
腓特烈認為美因茨大公和拜恩大公看出了問題,所以跟著過來。
這一次相當于是整個萊茵聯盟未來政治中堅的集體行動,做好了皆大歡喜,搞砸了相互甩鍋時就很傷感情了,搞不好會在未來幾十年內改變政治版圖。
腓特烈是越思考越頭疼。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