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哥王國的地形,中部是地勢復雜且物產不豐的高原,沿海地區是富饒的丘陵和平原。
在中部高原,外來的大部分水汽被四周圍墻一般的高山所截流,導致降雨偏少,又因為地形復雜交通不便,自古以來是兵家不爭之地。
那里的貴族們都是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里窩著,誰控制了沿海的富庶地帶就效忠誰。
因此有人戲稱塔拉哥王國的戰爭是“帽檐戰爭”,誰能打下周邊帽檐,整頂帽子就是誰的。
塔拉哥王國西邊還有一道鐵壁山脈與馬德拉王國隔開,圣喬治要塞就在山脈東側。
馬德拉王國三面臨海,以丘陵地帶為主,但是沒有高山,來自海洋的大部分水汽在空中飄走,使得那里因為缺水而貧瘠,只有鐵壁山脈攔截的水汽灌溉的東部土地才富饒。
因此馬德拉王國一直想跨過鐵壁山脈,占據塔拉哥王國的“帽沿”。
為此,塔拉哥王國一直在鐵壁山脈抵御馬德拉王國的進攻,漸漸的出現了以蘇亞雷斯大公為首的軍閥集團,擁有大量久經沙場的老兵。
如今蘇亞雷斯大公要爭奪塔拉哥王國王位,需要抽調軍隊,但不能放棄鐵壁山脈的防線,否則就會被前后夾擊。
現在韋森公國和奧斯馬加帝國的援軍來了,防御重要的要塞區,蘇亞雷斯大公就能抽調自己的核心班底加入到王位爭奪戰中。
戰爭不只是拿著武器到戰場上拼殺,更重要的是后勤保障。
西線兵團不同于傳統的軍隊,武器裝備無法就地補給,需要從幾千公里外的韋森公國先通過海運運到拉科布里加城,再運到圣喬治要塞。
從拉科布里加城到圣喬治要塞約三百公里的道路還算好走,腓特烈覺得派兵后,先派人來指導將道路進一步修成更為寬闊碎石路,跑馬車和汽車都沒問題。
但是這還不夠,韋森軍需要一個后勤基地,用來建車輛與軍械維修廠、食品廠和醫院。
按理說此事需要腓特烈親自到場,但此刻他還在米蘭城,要到這里至少得三個月后。
腓特烈一開始就委任尤金為自己的全權代表,蘇亞雷斯大公任命長子路易斯為全權特使,雙方開始了談判。
尤金出身于高盧王國的權貴之家,對這種談判極為熟悉,韋森公國里沒幾個能比得上他。
他沒有一開始就進行正式談,而是和路易斯到附近山上打獵,出了問題好處理。
腓特烈向蘇亞雷斯大公出售了一批沒有正式裝備只是做技術儲備的槍械,這種槍用的是鋼珠芯米尼彈,彈頭前后相連裝在右側的圓筒里,彈膛是個“?”形有圓孔的鐵塊,鐵塊被向右推到圓筒前子彈進入圓孔,松手時彈簧片將鐵塊和子彈推回槍膛完成上彈。
在戰斗中,熟練的射手可以打完彈筒中的子彈后迅速更換彈筒,一分鐘時間里發射至少30發子彈。
去年的戰斗中,路易斯指揮裝備了這種槍的兩百親衛隊靠著雨點般的子彈硬生生遏止住了高盧王國的幾次騎兵沖擊。
現在他很喜歡這種槍,打獵時也帶上了。
他知道韋森軍裝備的是更好的武器,但不能太貪心,目前來說有這種就夠了。
草叢里出現了一群野雞,路易斯舉槍射擊,一個呼吸的時間里就將最肥的三只爆頭。
旁邊的侍從們放出獵狗,將獵物叼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