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縫衣針商會,伯爾靈城近幾年來被人津津樂道的傳說。
十年前的一個傍晚,一對夫妻帶著一船來自韋森堡城的貨物茫然站在碼頭外。
裁縫夫婦一路上暢想發財后的生活,抵達目的地時突然發現,自己沒有做過這么大的生意,不知道接下來該做什么。
光明神的引導下,裁縫夫婦遇到了生命中的又一位貴人。
十幾年前,本地一位商人外出經商時帶著夫人和兩位兒子去見見世面,誰都沒想到萊茵河在深夜時沖垮堤壩,將他們借住的村子徹底摧毀。
好在這位商人的債務并不多,他的母親在償還債務后還能留下自己的小樓,一樓是商鋪和倉庫,二樓是住房,三樓是房東自己的棲身之所。
這天老太太來碼頭尋找新的租客,整個白天一無所獲,最后在夕陽下看到那對迷茫的夫婦。
命運讓兩個齒輪相遇,一同旋轉。
老太太即是房東,也是老師,一點點把裁縫教導成合格的商人。
那對夫婦即是租客,也是兒女,將老太太當做自己的母親照顧,城中最挑剔的人也挑不出半點毛病。
商鋪從雜貨鋪變成了裁縫鋪,兩年后響起縫紉機的聲音,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來到這里做工。
郁金香的風潮吹到伯爾靈城,起四年前城里有位做海上生意的商人船沉了,便用自己種的郁金香球莖向裁縫抵債。
裁縫沒做過這生意,在五月底將這批貨拉到阿姆斯特爾城出手,看到市場上郁金香球莖價格天天上漲決定等一等,但六月初接到電報老太太病重馬上出貨趕回去。
這一筆生意讓他賺到建工廠大樓和旅館的錢,但老太太的身體每況愈下,在第二年春天離開人世。
老太太知道自己命不久矣,請來城中有名望的士紳和主教,立下遺囑,將房產贈予裁縫夫婦,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他們應得的。
兩年半前,工廠大樓和旅館陸續建好投入使用,金縫衣針商會像面團般迅速膨脹起來。
原本的商鋪成為展示商品和洽談業務的場所,職員穿上筆挺的韋森服,精神抖擻迎接四方來客,城里的商品送來精美的紐扣,來自韋森堡城的布匹商人帶來時下最時髦的布樣和蕾絲花邊,北邊與東邊的成衣采購商挑選最時尚的衣服。
去年年底,城中流傳著一個消息,韋森公國的一位大人物——據說是某座城市的議長——有意和施耐德爵士合作。
一時間,施耐德的聲望在伯爾靈城直線上升。
然而這一切戛然而止。
往日來客絡繹不絕的商會門前突然變得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穿著漂亮衣服的職員一個不剩,僅有一位會計留任,偶爾有人急急而來,拿來到期的借據、期票,帶著現金匆匆離開。
夕陽西下,廚房中彌漫著土豆燉香腸的香味,施耐德夫人將鍋放在餐桌中間,臉上擠出笑容,將晚餐分給兩個孩子和丈夫。
施耐德在嘴角邊擠出些許笑意,贊嘆道:“你的廚藝還是這么優秀。”
要是在以往,他們的兒子肯定會一起稱贊母親的廚藝。
但孩子現在已經能讀懂家里的氣氛,七歲的哥哥沒有說話,幫忙喂兩歲的妹妹吃晚餐。
晚餐在沉悶的安靜中結束,哥哥帶上妹妹回房間,施耐德回到書房,和往日一般開始算賬。
最近要償還的大多是一些本地材料商的款項,總金額并不大,商會中還有一些貨款陸續回收,前陣子悄悄到哈費爾貝格賣掉了家中的珠寶首飾和懷表,這個月還可以應付得來。
但是,這些只能算是路邊的小石子,真正的大山是本月最后一天中午十二點前必須償還大法官鮑姆加特與監獄長亨德爾的兩筆借款,總金額為28750枚弗羅林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