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格爾公爵作為萊茵聯盟的特使隨特林斯男爵在丹瑪王國北方的斯維里埃軍隊大營見到了考斯道夫,兩人進行了一番密談。
回到漢馬城后,赫格爾公爵向眾人匯報會談成果:“斯維里埃王國在丹瑪王國打了兩年,搶回去很多東西,軍隊又在外面,國內兵力空虛卻有大量財富。”
“斯維里埃王國東邊隔海相望的蘇奧米王國連續兩年遭雪災,國內情況很嚴重,韋森公國曾援助過一些方便面。”
“最近蘇奧米王國開始集結軍隊船只,籌集糧食,還向皮亞斯特王國購買了一批小麥,打算趁著斯維里埃王國的軍隊主力在丹瑪王國時去搶他們的。”
“所以現在斯維里埃王國面臨著兩線作戰的危險,因此要早日結束丹瑪王國的戰爭,將主力調回國。”
魯道夫等人開始在地圖上研究起來。
蘇奧米王國與斯維里埃王國中間隔著兩三百公里的淡海,軍隊數量不算多,但艱苦的環境培養出強悍堅韌的士兵,實力不可忽視。
自然災害為他們提供了戰爭的理由與動力,與其凍死餓死,不如搏一搏。
這樣的軍隊在進攻上士氣十分可怕,但底氣不足,只能打順風仗。
魯道夫聽完相關情報后說:“如此看來,考斯道夫的合作是很有誠意的。”
如今丹瑪王國久功未克,斯維里埃王國如果兩面作戰很可能吃下去的都得吐出來,老家還被啃一口。
要是情況嚴重,說不定一向窩在北方的薩米聯盟也會南下插一腳,斯維里埃王國搞不好就完蛋了。
所以不少人認為斯維里埃王國急于解決丹瑪王國的戰斗,更要穩住南邊虎視眈眈的萊茵聯盟,集中力量對付蘇奧米王國。
但小弗朗茨擔心地說:“如果蘇奧米王國和斯維里埃王國合作呢?”
“海路可以從蘇奧米王國一路抵達佛倫斯堡,如果我們在攻城的時候他們他們殺來就難辦了。”
“蘇奧米王國和斯維里埃王國都是相同的信仰,與我們不同。”
“蘇奧米王國最需要的是糧食,但丹瑪王國和易北河東岸地區受戰爭和低溫天氣雙重影響糧食產量下降很多,斯維里埃王國的軍糧開銷巨大,恐怕沒有多少存糧。”
“如果蘇奧米王國要搶糧食,近的有皮亞斯特王國,遠的可以打我們的主意,海路運輸對后勤的壓力很小,打斯維里埃王國似乎沒有必要。”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輕舉妄動,不輕易卷入戰爭之中。”
他說得有些道理,有人開始動搖起來。
魯道夫有些不高興,機會太好,利益太大了,如果因此而取消行動,萬一他說得不對,那不是錯失良機?
蘭克伯爵想了想后說:“這種情況有可能,我們不得不防。”
“我建議把談判拖下去,如果蘇奧米王國真的進攻斯維里埃王國,丹瑪王室還在就以佛倫斯堡和以南的土地作為報酬幫他們收復失地,要是沒了就將佛倫斯堡從異教徒手中解救下來。”
皮斯托伯爵順著話說:“斯維里埃王國如果要消化丹瑪王國的土地,必須解決王室問題,所以不管如何北方必然有一場最后的大戰。”
“我們可以答應與斯維里埃王國合作,讓他們放松警惕。”
“對佛倫斯堡,我們可以和他們說是協助抵御異教徒進攻,做好防御。”
“如果蘇奧米王國來了我們就把他們干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