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特烈和瑪利亞在蜜月旅行時,韋森公國依舊正常運轉。
韋森軍一直在加強正規化建設,作戰文書是工作重點之一,力求從上到下制度化。
按要求,團以下各級、各部門指揮官在戰斗結束后,不論勝敗輸贏,都必須在半個月內盡可能詳細地寫出作戰報告,敘述戰斗經過,記錄敵我傷亡和消耗等,發現存在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
在師一級,則是每月定期向統帥部上級提交一份附有下級報告的指揮報告。
這些報告不但為戰史的編寫提供了準確的依據,還為復盤戰斗和教學提供了基礎。
韋森軍校的一間沙盤室內,來自波希米亞地區的留學生之一帕維爾與同學們一起,在沙盤上重現“紅水車之戰”中第1師11團的戰斗。
這場戰斗中,第1師的炮兵打出了徐進彈幕,11團隨之發起沖鋒。
但是,在戰斗細節上,出現了不少問。
因此,腓特烈將這場戰斗列為全軍討論學習的典型戰斗。
帕維爾在軍校中正式學習不到一年時間,今天和其他一年級學員一樣,在外圍聽高年級的學生如何復盤與討論。
他不時看向沙盤邊上的特邀嘉賓。
軍校會不時邀請現役軍官來參加這樣的討論,主要點評學員們提出的想法,將一些不切實際的奇思妙想給改正過來,避免最后的結論得所有士兵都有理查德納爾那樣的實力才能實現。
今天邀請到的是第3師的一位連長,雖說只是連長,但名聲在外的梅茨格。
如今有個傳言,校長把“皇帝殺手”梅茨格所在的第3師派到遠離紅水車村的東線,最后時刻才調回來,主要是出于政治考慮,饒那三位國王一條命。
即便如此,當時第3師對面的皮亞斯特國王卡西米爾被嚇得拋下大軍坐船逃走,還被嚇得一病不起,差點病死。
梅茨格此時全神貫注地聽著學員們復盤第1師的戰斗,同時思考自己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會怎么指揮。
待復盤結束,他抬頭起頭,恰好和帕維爾對上眼。
梅茨格對帕維爾說:“那位同學,你把剛才戰斗中步炮協同的要點總結一下。”
帕維爾愣了一下,指著自己問:“我?”
梅茨格點頭說:“沒錯,就是你。”
帕維爾一下子緊張起來,自己剛把筆記記完,正等著記錄師兄們總結呢,怎么變成自己總結了?
“不用緊張,”梅茨格給他一個讓人寬慰的微笑,“慢慢來,想到什么就說什么,不用怕說錯。”
旁邊的教官也是點了點頭。
帕維爾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他迅速把剛才的筆記瀏覽一遍,磕磕絆絆地說:“步炮協同的要點有以下幾個。”
“首先是集中火力和分散兵力,炮兵火力需集中打擊關鍵目標,而步兵則分散行動以減少傷亡。”
“其次是指揮要明確,步兵前沿觀察員引導炮兵修正彈著點,避免誤傷。”
“第三是目標指示與隨時修正,步兵需要精準標示自身位置,并為炮兵提供實時敵情,調整火力分配。”
……
帕維爾好不容易說完,背后已經浸濕,緊張地看著梅茨格,生怕剛才說錯了被罵。
梅茨格點了點頭,說道:“我補充一下。”
“火力集中的同時,火力分配需要遵循‘有主有次、有正有側’的原則,集中火力解決主要矛盾,同時避免次要矛盾擴大。”
“指揮的戰術層面上,目前由前線觀察員上報,再由炮兵指揮官指揮火炮和魔法師進行攻擊。”
“這個指揮鏈條過長,接下來的方向是觀察與指揮一體,指揮官在一線進行指揮。”
“步炮協同的目的有四個。”
“第一是打擊對方的攻擊力量,如魔晶炮、法師團和敵人的火炮,至少要把明確已知的火力點打掉。”
“第二是打擊對方的防御節點,如堡壘和障礙物,為我方進攻打開通道。
“第三是壓制敵人,使得敵人無法從容攻擊,壓制反沖擊,減少我方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