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宮后,玉陽曾來過一趟。
新進貢來的荔枝個頭看著小,口感卻不錯,兩個女人剝荔枝嘮八卦,什么渾話都說。
玉陽問起皇莊里種的棉花,只覺得不可思議。
那般昂貴的東西,竟然按畝種,夸張的是周瑾行竟然也允了。
溫顏并未過多解釋。
玉陽又發起牢騷,說起通州那邊的情形,多半要掀起事端來。
溫顏試探道“長公主可有聽到什么音信嗎”
玉陽“不曾。”又道,“七郎腦子發熱,搞什么稅改,自古以來哪有王公貴族繳納田賦的道理,簡直是荒唐。”
溫顏笑笑不語。
她可不敢說是自己吹的枕頭風,要不然鐵定得被滿朝文武扒皮不可。
玉陽吐槽,她也跟著發牢騷,說自家二哥也被派去干那破差事,還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呢。
玉陽覺得這事多半成不了,簡直太邪門了。
這不,通州那邊亦是一團亂麻。
上頭下令丈量土地,丈量就丈量吧,至于想讓官紳們繳納田賦,沒門兒。
運氣好的是,此次的稅改對老百姓有益處,故而他們不受當地衙門煽動,沒有起哄搞事。
大家都是抄著手圍觀熱鬧呢。
通州管轄著十八個縣,離京畿近。
當地老百姓聽說前來推行稅改的是今年的狀元郎,紛紛對他的身份起了好奇心。
奪子大戰之類的八卦自是引人熱議。
在地里除草的老兒說道“倘若今年咱們通州真能稅改成功,那可是功德一件。”
隔壁地的鄰里接茬道“陳老漢你就甭瞎想了,稅改改的是誰啊,改的是官老爺們的命”
陳老兒樂觀道“那皇帝不都下了令嗎,官紳和老百姓一體繳納田賦,且取締丁稅和徭役,天子放話豈能有假”
鄰里鄒二郎道“想是這么想的,可實際情形咱們也都看到了的。
“那幫官紳,一年到頭田賦不知得私吞多少,現在朝廷讓他們吐出來,誰樂意啊
“還有丁稅徭役,這些都是當地衙門收取用作衙門開銷用的,倘若取締,誰來養那幫差役車馬”
陳老兒直起腰,世故道“要說當官的有幾個身家清白
“光是上公糧,里頭的門道就多得很。
“那些衙門官差你當他們傻吶,沒法在丁稅徭役上牟利,自有其他法子。
“俗話說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可是不管怎么說,稅改對咱們老百姓來說,就是好的。”
這話鄒二郎倒沒有反駁,“想法固然是好,只怕地方衙門的官老爺全都得跳腳。”
陳老兒“他們再跳腳,斗得過朝廷那幫人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都發話了,且咱們頂頭的這個皇帝可不是軟柿子,由著你那些官紳拿捏。”
鄒二郎笑道“那得有好戲看了。”
陳老兒“我可盼著稅改能成,若是只繳納田賦,一年到頭輕松多了。”
鄒二郎道aaadquo那可不,地里刨食的,哪家不盼著啊aaardquo
想看閆桔的朕為淑妃養老操碎心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眼見日頭大了,陳老兒到樹蔭下躲涼,沒一會兒鄒二郎也過去了。
二人又坐在樹下嘮了陣兒,才回村去。
一早來把地里的雜草扒掉,下午太陽暴曬,至多兩日,那些雜草就會被曬死。
他們所在的村子離耕地不遠,只走了茶盞功夫便進村了,卻見不少村民都聚在村口的大黃角樹下嘮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