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眨眼,了了已經在洛迦山的普寧寺待了一個多月。壁畫完成了一半,工期也在完全可控的范圍之內。
洛迦山相較京棲,春日的溫度要高上三度不止。遇上海風和煦,天氣晴朗的好日子,一天之內的溫差變化甚至高達十余度。
這給壁畫繪制,增添了不少難度。
原本,類似四方塔塔內這類總面積近七十平方的大型壁畫,是需要很多壁畫師通力協作的。可了了沒有助手,更沒有團隊,凡事只能親力親為。
好在工期預留的時間足夠,她又有多年獨自創作的經驗,還算游刃有余。
午后,刷墻刷到犯困的了了放下筆刷,去塔頂閑坐了片刻。
最近游客增多,塔下吵吵嚷嚷的全是來打卡拍照的游客。
了了起初還不知所以然,點卯下班時還打趣寺里的小和尚,說普寧寺是守得云開見月明,寺里的香火錢一多,齋飯是不是也能跟著改善改善了
雖然普寧寺的齋飯還挺好吃的,可頓頓齋飯都素得那么清湯寡水,時間一久,再好吃也都吃膩了。
了了倒是想下山開開葷,可她收工太晚了,回到民宿天都黑了,更遑論下到山腳。
小和尚不經逗,三言兩語的就把最近游客增多的事給了了解釋明白了。
原來,是因為重回島的優曇法界不日即將開放,不少游客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觀覽優曇法界才在洛迦山逗留的。
等優曇法界一開放,做為去往重回島碼頭的洛迦山就又只能隔海興嘆了。
不過這也難免。
普寧寺本就是出家人的清修之地,寺廟建在山頂,路途遙遠也就算了。修的公路,還只能通到半山腰,再想上山就全靠雙腿步行,換她她也不來啊。
她跟著小和尚重重的嘆了口氣,看來這齋飯是沒有機會改善了。
了了背起包正要走,知客僧追了出來,叫住她“明天住持會去重回島的多寶講寺論經,大講寺的主殿有一副佛陀講經圖,住持問你感不感興趣,可以捎帶你一起。”
“感興趣啊怎么會不感興趣。”了了生怕自己說慢了,三步并作兩步小跑回來“明天的什么時間啊知客師父。”
知客僧對這個結果顯然不意外,他遞了塊小木簽子給她“明天上午八點,在游步道的停車場等。”
了了接過簽子看了一眼,木簽上印著多寶講寺的出入證,底部還蓋了個防偽用的梅花小戳,十分雅致。
知客僧怕她弄丟,特意交代“這個明天出大講寺時要擲筒收回的,小心保管。”
了了忙不迭應是,又向知客僧詢問了一些注意事項。
除了穿戴方面,以及禁帶手機、相機等錄音攝像設備外,知客僧又叮囑了一句“明日出席多寶講寺的人會有很多,你不要隨意走動,等論經結束,住持會給你留些時間觀摩鑒賞佛陀講經的。”
了了記在心里,冒昧地多問了一句
“會很無聊嗎”
知客僧笑了笑,他倒是能理解年輕人對佛法毫無興趣的心情,并沒有介意了了如此直白。相反,他十分欣賞了了對壁畫的癡迷與專注。
這個年紀就能克制欲望,摒棄世俗,一心專研壁畫,難怪住持也對她多行方便。
他想了想,說“我盡量給你安排一個能看到壁畫的位置。”
了了歡呼一聲,道過謝后,踩著薄薄的暮色,雀躍地下了山。
第二天一早,了了提前等在了游步道的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