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的壓制也不復雜,就是如影隨形一般的跟隨和連綿不斷的出拳。
然而,就是這么簡單的追擊,裴風雨不但無法反擊,而且擺脫不了。
他不論怎么使用身法,轉換位置,都無法甩開陳浩。
這讓裴風雨感覺匪夷所思。
要知道,人的反應是有限的,雖然修為越高,反應越快,但是終究還是需要一個過程。
否則也就不會存在偷襲這回事了。
不存在一個人要做什么,另一個人馬上就能判斷出來,除非后者高過前者太多,已經預判了前者要做什么。
他轉換位置,已經動用了極限力量和最巧妙的身法,別說陳浩,就是同為元嬰后期修士,也不可能如此精準的預判出他的轉換方位。
或者即使預判出了,最多也就是短短幾次而已,不可能每次都正確。
而只要一次預判失誤,裴風雨就可以輕松擺脫對方。
但是他和陳浩纏斗也有一炷香時間了,轉換方位至少有二三十次,這么多次,陳浩沒有一次預判失誤,始終跟在他身邊。
就好像裴風雨背后的影子一樣,你到哪里,我就能到哪里,分毫不差。
這讓裴風雨無法置信。
難道陳浩會讀心術,知道他在想什么嗎?
就算這樣,也不可能啊。
因為他要轉換的方位,其實并不是想好了再轉換的,而是憑借本能,自然而然的轉換。
就像賽場上,雙方拳擊手格斗,最激烈的時候,根本無暇細想要怎么攻擊,怎么躲避,只能完全憑借肌肉記憶本能的去打。
修士也是一樣的。
難道陳浩連他的本能反應都預測到了?
裴風雨理解不了,他很想問一問陳浩是怎么做到的?
但是他問不出來。
因為陳浩如同暴風驟雨的拳擊,已經壓制的他說不出話來。
外面的人看來,陳浩只是打出一拳又一拳,但是在裴風雨看來,那不是拳頭,而是山峰。
是一座又一座山峰向自己憑空壓來。
這山峰遮擋了天空,遮擋了大帝,遮擋了裴風雨視線里的一切,有種躲無可躲,避無可避的無比絕望的感覺。
面對它,似乎只能放棄,躺平,閉著眼睛等待被碾壓成灰。
幸好裴風雨身為一代掌門,元嬰后期修為深厚,經驗豐富,心靈始終保持著一線清明理智,在無可躲避的險境中,總是能憑著微弱的感覺,找出一條生路,避免被碾壓的命運。
但是即使這樣,裴風雨還是漸漸感覺自己要透不過氣來。
因為陳浩的拳不僅僅是拳,還帶著無形的拳意。
拳意正在不斷禁錮空間,看似空無一物,沒有波瀾,實際上,陳浩每一拳,籠罩的范圍都是極大,而且還在不斷擴張。
每擴張一分,就代表裴風雨的空間要縮小一分。
一分不大,但是累積起來,已經足夠形成質的影響。
裴風雨感覺周圍的空間隱隱變得粘稠,就像從水變成了水銀一樣,每一次身法轉換,都要比之前用更大的力量,才能達到相同的速度。
壓迫感也變得越來越劇烈,仿佛要化為實體一般,壓在心頭,愈發感覺要窒息,喘不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