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舒行了一禮,便要退出去。
“子舒,你等一下。”惠嬤嬤連忙叫住他“我想問你,這大半年都相安無事,王爺何故突然如此”
她小心地扶著韓氏坐下。
旁觀者清,她現在比韓氏冷靜,一開口便切中要害。
子舒不想看自家主子為難,本有心提點,但又怕老夫人不接受,不敢亂開口。
聽惠嬤嬤問起,他當即道“老夫人和娘娘不和,王爺在中間為難。如今娘娘要覓夫婿了,王爺若不和老夫人斷絕,娘娘是不會考慮王爺的。”
惠嬤嬤聞言看韓氏。
韓氏如同霜打了一般,不再像從前,提起李蘅便恨得咬牙切齒。
“屬下話已送到,先告辭了。”子舒行禮,轉身去了。
“又是為了她。”韓氏落下淚來“承晢是我的兒子啊,我在他心里,卻連李蘅都比不過”
她傷心得很,眼淚直往下掉。
“老夫人。”惠嬤嬤走近,捏著帕子替她擦眼淚“要老奴說,您想開一些吧。王爺他一心在娘娘身上,這無可更改了。你要想與王爺和好,唯一的
法子就是接受娘娘。”
她從看清趙昱對李蘅的心意之后,就一直對李蘅很尊重。平日里時常勸解韓氏,接受李蘅。
“老夫人吶,您想想,您接受了娘娘,您就有兒子有兒媳婦。”惠嬤嬤接著勸道“您不接受,就連兒子都沒有了。您是聰明人,做什么非要鉆牛角尖呢”
她是真盼著韓氏好。這大半年,韓氏時常以淚洗面,雖然錦衣玉食,什么也不缺,可日子卻不好過。
“可她不能生養。”韓氏其實早有些動搖了,只有這一點,使她堅定。
惠嬤嬤嘆了口氣“您做不了王爺的主,不讓王爺娶娘娘,王爺也不會娶旁人的。倒不如隨王爺去。哪有人不想要孩子的以后他們自然會自己想辦法。”
韓氏看看她“那你的意思是”
她明白惠嬤嬤的意思,只是還有些低不下頭。
“您就同娘娘和解吧。”惠嬤嬤道“以后王爺他們住新府,您就說念舊住老府,您與娘娘互不相見,與眼下有何異但王爺不會怪您了,您和王爺母子之間沒了嫌隙才是真。”
韓氏嘆了口氣“你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只是讓我去和李蘅低頭,我我好歹是長輩,要如何啟齒”
她實在不是個愿意低頭的人,何況是對李蘅低頭
“老夫人,老奴說了您別生氣。”惠嬤嬤壓低了聲音道“當初那三年,有黃氏挑唆著您,娘娘確實受了不少委屈。日久見人心,如今才知道,誰是好人,誰是壞人啊。”
她苦口婆心地勸著,沒有言明是韓氏的錯,而是借口黃素芬挑唆,這就給了韓氏臺階下。
“是啊。”韓氏點頭“黃氏確實狡詐。”
“老夫人既然已經決定了,那咱們揀日不如撞日,這就去梁國公府如何”惠嬤嬤提議。
韓氏忐忑“梁國公府不讓我進門”
惠嬤嬤道“怎么會梁國公為人最講道理,絕不會為難老夫人的。”
韓氏稍稍放了心“好,不能空手去,備些禮過去吧。”
惠嬤嬤喜出望外,連聲答應。韓氏有這層心思,便是有誠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只要有誠心,沒有什么是不成的。
何況,李蘅也不是愛刁難人的。
*
落日的金光落在梁國公府蓮塘上,漾起一片耀目的金光。
李蘅看得出神。
“姑娘,王爺來了,在前頭和國公爺寒暄呢。”
芳娘跑來報信。
“快,回院子去。”
李蘅狡黠一笑,提起裙擺疾步回了院子。
韓氏白日里來找過她了,當著祖母父親的面,韓氏承認了之前做錯的事情,也給她賠罪了。并許諾不去新宅住,再不管她與趙昱的事。
她其實并沒有原諒韓氏。那三年的苦日子,不是韓氏幾句話就能消解的。
但韓氏低頭,她心里好受了許多。多年的氣悶一掃而空。
“斟酒。”
她斜倚在小幾前,決定再捉弄捉弄趙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