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過到膝下,保管你們來年就能添個孩子。”
她十分迫切地想讓自己的兒子和李蘅夫婦更進一步。現如今她在李家,雖然無人敢欺凌,但李家實在不富裕。這種捉襟見肘的日子,她過夠了。
這也是她為什么能厚著臉皮,帶著現婆母來找前婆母打秋風。只可惜,什么也沒撈著。
“黃素芬,你在胡說什么”
韓氏得了消息,匆匆趕來,左右帶著她的孫子同孫女。
惠嬤嬤和一群下人在后頭跟著。
“娘,我也是為二弟他們好,你看如今,二弟一人之下,有萬千的家私,卻沒個人繼承”黃素芬見了韓氏,不僅不收斂,反而越發說得頭頭是道。
“你我早已不是一家人,別這樣稱呼我。”韓氏不滿地打斷她的話。
她對李蘅,從前是很看不慣的。如今交集多了,幾番相處下來,發現李蘅人竟是不錯的。
因為端午她主動示好,臨近中秋,李蘅便親自送禮來了。是個有禮有節的。
當然,她也不是打心底里喜歡李蘅。
不過是兒子處處護著李蘅,她也就沒有別的想法了。如今什么都有了,趙昱既然執意于李蘅,往后一家子該往好處過。
“我好歹給你們趙家生了敏哥兒,要不是我,你們家從趙昱他們這一代,就絕了”黃素芬見韓氏當著李蘅的面,半分臉面也不給她留,自然就不客氣了。
在她看來,整個攝政王府都欠她的。早知道趙昱能有這么大的出息,當初她就不該急著改嫁。
等到現在再改嫁,必然能撈到一筆不菲的嫁妝。
“母親,你不要這樣說祖母,也不要讓嬸娘收我為兒子。叔父教導我說,大丈夫立于天地間,要憑借自己的本事,獲得別人的尊重。我不想依附于叔父。而且,你說生了我,為什么不說姐姐姐姐聽了會傷心。類似這樣的話,還請母親以后不要再說了。”
趙敏打斷了她的話。
他今年五歲了,除了去書院,趙昱另外派了人在他身邊。趙昱自己得了空,也會親自教導這兩個孩子。
現如今的趙敏,已經是個小大人的模樣了。
“母親,弟弟說得對。”趙巧巧道“您既已經改嫁,便不能管我們家的事了。您快回去吧。”
趙巧巧比趙敏二歲,八歲的姑娘已經懂了一些事,可以分辨出一些是非了。比之那時辱罵李蘅,判若兩人。
李蘅看著這兩個孩子,心中欣慰。這兩個孩子能在這個時候說出這樣的話,也不枉費她和趙昱的一番苦心了。
“你們,你們小孩子懂什么”黃素芬被兩個孩子說得面紅耳赤的“別忘了誰才是你們的親娘,這樣和我說話,你們是要做白眼狼嗎”
若是旁人說她,她可不買賬。可被自己的兩個孩子這樣說,她到底是生出了幾分羞愧之心,臉色一時難看極了。
“別在這吵吵嚷嚷的,像什么樣子”韓氏嫌惡地擺擺手“惠嬤嬤,替我送客。”
惠嬤嬤帶著人上前去。
黃素芬嚷嚷著不想走,韓氏心煩,那正好。她再煩一些,韓氏或許受不了,大手一揮就給她些銀子了。
韓氏隨便給點,也夠她回去用一陣子的了。
李蘅叫黃素芬吵得頭疼,低聲招呼“子舒。”
子舒點頭,招招手“來人。”
很快,后頭便有人上前來,架著黃素芬出去了。她婆母一直不吭聲,她壓根兒不敢得罪李蘅,見此情景趕忙跟了出去。
“婆母。”
李蘅朝韓氏福了福。
“你來了。”韓氏神色緩和了不少,甚至見了笑“隨我進去坐。”
“我來給婆母送中秋禮。身上忽然有些乏,就不進去了。”李蘅叫黃素芬一通吵,有些頭疼“芳娘,你帶人將東西抬到老夫人院子去。”
她看到韓氏,也不免想起從前,興致缺缺。她這輩子也不會真心喜歡韓氏了,如今這樣做,也不過是面上過得去。
“你不去坐一會兒,吃盞茶”韓氏客氣地邀請她。
“下回吧。”李蘅朝她笑了笑。
婆媳二人心照不宣,維持著表面的體面。李蘅覺得,這樣就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