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秉義悶聲道:“不知道。”
郝冬梅試探地說道:“現在雖然不知道鄭娟的人品怎么樣,可我認為秉昆不會聽你的。你在兵團的時候不是也和我說過嗎?從秉昆的信上可以看出,他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注意非常正。”
“這樣的秉昆,一旦拿定主意,根本就不會接受別人的勸說。我覺得,他這樣的脾氣,跟你和周蓉特別像。”
周秉昆的變化,在信里能看出很多。周秉義明白郝冬梅話里的意思,他們三個兄妹做的事情其實一樣,只是選擇的方式不同。
周秉義為了讓家里接受郝冬梅,不厭其煩地說著她的好話;周蓉為了讓家里接受馮化成,不惜跟家里決裂;周秉昆為了鄭娟,做得比周蓉還要激烈。
可在周秉義的心里,卻并不認可周秉昆的做法。
那個有些膽小、懦弱的弟弟,是沒有能力選擇人生的。他就應該在周志剛的安排下,做一名光榮的工人,繼承周志剛的驕傲。
這也是最重要的,因為周家三個兒女,只有周秉昆是最適合的。周秉義和周蓉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這其實在他們上學的時候就注定了。
在當時看來,周家人的想法沒有錯。讀書時改變命運的機會,周秉昆并沒有抓,那么成為工人就是他最好的選擇。
工人怎么說也是鐵飯碗,鐵飯碗就能保證周秉昆過上不錯的日子。
這種見識,就連周秉義也同樣是認同的。
可偏偏這種認同,是周秉昆不愿意的。他知道未來的發展趨勢,現在看來是鐵飯碗的職位,未來幾乎一錢不值。
“那么你覺得該怎么辦?”周秉義問道。
郝冬梅看了一眼熟睡的周母,才小聲地說道:“秉昆是不會像你一樣耐心地跟家里溝通,讓家里人接受鄭娟地。他的事情要想解決,還是應該你這個做大哥的,幫著勸說咱爸,就像是當初勸說他接受周蓉跟馮化成一樣。”
周秉義說了一句,“這不一樣。秉昆能和周蓉比嗎?”
郝冬梅不知道鄭娟的人品怎么樣,但若是鄭娟的人品不差,她對秉昆的行為還是非常贊同的。
秉昆這樣的愛情,其實跟她們曾經談論過的愛情并沒有什么不同。至于說鄭娟嫁過人,這也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事情。
她們崇拜的愛情,怎么會被這樣的思想禁錮。
郝冬梅問道:“為什么不一樣。只要鄭娟的人品好,不是刻意欺騙秉昆的,我們為什么不能祝福他們呢。你也看過很多書,對書里那些感人的愛情悲劇不是挺同情的嗎?為什么要固執的拆散秉昆他們。”
周秉義有些無言以對。
郝冬梅說的這些,他能不明白嗎?他在兵團都幫助過那些別騙的女孩,對那些貪慕虛榮的女孩都沒有歧視,怎么會對鄭娟抱有偏見。
可周秉昆不一樣。
他的不一樣是因為有一個不會接受鄭娟的父親。
馮化成,是一個高級知識分子,在周志剛心里的地位,天然是高高在上的。周蓉嫁給馮化成,在周志剛看來,周家是有些高攀的。
盡管周志剛不會趨炎附勢,但心里始終會偏向那些能為家族帶來榮光的人和事。
周秉昆有什么呢?
他什么都沒有,自己不爭氣,在周家的三個孩子里面,可以說毫不起眼。
鄭娟呢,太平胡同的人,是吉春有名的窮地方,在周志剛的心里一點加分項都沒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