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冬梅畢竟是郝高官的女兒,對物資的見識方面比周蓉強多了,也更加識貨。
“你從哪弄來的,比別人送我爸的料子還要好。”
“朋友送的。”
郝冬梅畢竟是嫂子,不好細問下去。
周家其他的人也不好問下去了,周秉昆的錢財來路不明,他們也不能追究到底。
反正吧,周蓉并沒有適應自己母親的角色,回來幾天了,跟玥玥的關系還沒有處理好。
最終,心疼孫女的周母還是讓玥玥跟著周秉昆回了太平胡同。
周秉義說道:“媽,我跟冬梅也要回去了。”
周秉義說是要回去,其實就是找機會跟周秉昆說話。
“秉昆,你到現在還沒有跟爸通信。”
“沒有啊,我不是替媽寫了不少信嗎?”
“可那都不是你要說的,你就沒有什么話要和咱爸說嗎?”
“不是我沒有話跟他說,而是他根本就沒有給我說話的機會。在爸的心里,我就沒有說話的權力。”
“爸也是為了你好。你說說,雜志社那么好的機會,你為什么輕易地放棄。就算在醬油廠,你難道愿意一輩子都在出渣車間嗎?”
“我當然不會一輩子都在出渣車間,我年前已經辭職了。”
“為什么?”
“個體戶,你是研究政策的,總不會連這個都不知道吧。”
“個體戶。”周秉義的聲音大了起來,說道:“你就沒有考慮過爸的感受嗎?他是絕對不會同意你干個體戶的。”
周秉昆在黑暗中看了周秉義一眼,說道:“我記得你不是有個老戰友在深圳嗎?你就這么看不上個體戶?”
周秉義說道:“我不是看不上個體戶。你現在的工作也不錯,為什么要出來冒險。”
周秉昆說道:“哥,你要是想有所作為,還是應該出來看看。你都不用去別處,到北京城的胡同里看看就知道了。北京城的工廠也不少,很多都是好幾個人干一個崗位,人浮于事。”
“現在很多企業也就是強撐著,很快就會撐不下去了。”
周秉義記下了周秉昆說的話,但還是堅持說道:“你知道工廠不行,為什么拒絕去雜志社。”
“雜志社的情況并不比工廠差,對我來說,雜志社還不如醬油廠呢?”
“為什么這么說?”
“雜志社的工作清閑,舒服,很多人想要進去。”
周秉義道:“你都知道很多人想進去,為什么還要輕易地放棄。”
周秉昆說道:“熱門的單位,想去的人很多。沒背景的人,去了也沒有什么好的機會。這樣說,你明白了吧。我與其在那里浪費時間,還不如出來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周秉義沉默了,因為周秉昆說得足夠明白,也因為社會的情況讓他看不明白。
為什么會變得那么快?
周秉昆接著說道:“你的那個戰友不是從深圳特意給你送禮品過來嗎,還準備得特別貼心。你不會認為真的是戰友情吧。當然,我不否認戰友情的存在,可要是沒有別的原因,我還真不信。”
周秉義不承認,說道:“你怎么能這么看待別人。”
“我怎么看待別人了。你不是說那些禮物是托人送過來的嗎?可你有沒有算過,光是路費就比這些禮物值錢。”
周秉昆也沒有挑撥他們戰友情的意思,只是事情不能那么簡單地看,相信周秉義會想明白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