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皇上關注,事情的效率那真是杠杠的。玻璃和鏡子的生產,以一種非常夸張的速度被生產了起來。
工匠們根據王庭軒的提醒,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做出了很多種奇異的造型。
皇上先是看了一個王庭軒帶來的玻璃樣品,又看了尺寸不一的鏡子,面上的笑容在不斷增加。
“你們打算怎么售賣這些東西?”
目前來說,玻璃制品和鏡子的產量,肯定不夠用的。想要借助它們賺錢,那就必須提高價格。
戴荃說道:“圣人,目前作坊的產量很少,需要的人也多。奴才和王侍衛商量過,打算舉辦一次拍賣會,價高者得。”
這是一個好辦法,可皇上海不滿足,因為他需要得錢太多。
王庭軒想了想說道:“皇上,屬下以為沒有需求可以制造需求。”
至于怎么制造需求,王庭軒就不參與了。他該得的功勞已經足夠了,不能吃獨食。
最先火起來得是鏡子,這是母庸置疑的。
在古代,做官對儀容是有嚴格要求的,特別是文官。你長得不好看,連參加科舉的資格都沒有。
那些世家大族的當家主母就更不用說了,她們的嫁妝豐厚,根本就不在乎那點小錢。
皇上高興了,身邊的人就受益良多。
王庭軒的家里空空如也的庫房,很快就被賞賜給堆滿了。
林如海這邊,也收到了京城調查的消息,可是越看,心里就越氣。
先說公事一邊。
賈家的作為正如王庭軒說得一樣,凡是參與爭奪皇位的皇子,都跟賈家有所牽連,除了皇上。賈家居然完美地避過了正確答桉,這真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為好。
這也罷了,反正賈家除了賈政,也沒人在朝堂上當官。
可不行,賈家的人沒有這個覺悟。
寧國府的賈珍,在家里以各種名目舉辦宴會,邀請的人什么都有。這些人喝醉了什么話都敢說,這不是作死嗎?
至于賈府的姻親到底參與了什么,暫時沒來得及調查。
但這些就已經足夠了。
光是這些,林家就會跟著遭殃。
再說私事。
林黛玉去賈家,是賈母多次來信邀請的。到了京城,賈家居然只派了幾個下等嬤嬤來接人。林家的千金小姐,不值得勞動賈家的主子,難道連個體面的下人也勞動不得。
到了賈家,那就更了不得了,居然讓第一次到賈府的林黛玉走下人才走的角門。這分明是看不起林家,不說林黛玉是賈府的外甥女,他林如海還是二品大員。他的女兒連賈家的儀門都走不得嗎?
看到這里,林如海還能壓下心底的怒氣,說到底,這是他安排不周讓人小看了林家。
但當看到賈母居然讓林黛玉住在賈家老太太的碧紗櫥里,還是跟著賈寶玉一起住的時候,就再也忍不住了。
這簡直是要毀了林家的女兒。